内容详情
2025年07月24日
市人民医院成功实施一例特殊类型髋关节置换术
本报讯(记者孙阎河)日前,市人民医院骨科一区团队顺利为一名特殊患者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股骨转子下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帮助患者摆脱了多年的跛足病痛困扰。
患者李女士今年55岁,因右侧髋臼发育不良,长期存在右下肢短缩、髋关节僵硬等问题,行走时跛行严重,一直未接受系统治疗。今年4月底,李女士在家中行走时不慎摔倒,导致右下肢股骨转子下骨折。之后,患者紧急入住市人民医院骨科一区。
该院骨科一区副主任姚鹏举接诊后,通过细致查体和辅助检查,并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期望值后,立即组织多学科会诊,最终经过患者和家属的同意,确定为患者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股骨转子下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据了解,该手术与普通髋关节置换相比难度显著增加,一是需要进行髋臼再造,对施术者的技术和临床经验提出极高要求;二是患者合并的股骨转子下骨折,进一步加大了股骨假体安放的难度。
在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后,该院骨科一区与麻醉手术中心等相关科室医护团队密切配合,精准操作,仅用86分钟便顺利完成了手术。术后,李女士双下肢恢复等长。随后,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指导及骨科一区护理团队的专业帮助下,患者很快就能借助助行器下地活动。同时,因右下肢短缩畸形得到彻底纠正,李女士的行走步态也基本恢复正常,多年的跛行问题得以彻底解决。对于手术效果,患者和家属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目前,李女士已康复出院。
该院专家介绍,髋关节发育不良(DDH)又称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是指在出生时或生长发育过程中,因多种因素导致股骨头与髋臼的形态、位置出现异常。其发病原因尚未明确,可能与臀位生产、羊水过少、早产等因素相关,且具有遗传倾向,女性更为多见。同时,由于婴幼儿时期症状不明显,DDH往往难以早期发现和诊断,多数患者在出现明显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时,病情已进展至较严重阶段。在临床治疗方面,婴幼儿患者若病变较轻,可选择支具治疗;青少年或中年患者需结合具体分型,考虑髋臼截骨手术;若已合并继发性髋关节炎,则需进行髋关节重建手术。此次手术的患者属于髋关节发育不良合并髋关节骨性关节炎,且因外伤引发股骨转子下骨折。由于此类手术技术要求较高,因此建议怀疑患有DDH的患者,及时前往正规医院检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