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7月24日
沁阳市
努力将文旅产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 民生产业 幸福产业
见习记者 郭皓月 本报通讯员 任静雯
3月28日,万里茶道太行陉沁阳段核查调研座谈会在沁阳召开,万里茶道太行陉申遗工作加快推进。
3月5日,焦作工贸职业学院支持沁阳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签约会召开,签约百名“大学生文旅体验官”,开辟文旅宣传营销新赛道。
沁阳“五一”文旅推介会现场。
7月1日,“沁阳文旅”在焦作恩州驿开展“暑期遛娃好去处,一山三园怀庆府”暑期文旅地铺快闪推介活动。
1月19日,沁阳市怀府恐龙园开园。
5月19日,怀府恐龙园欢乐水世界开园。
怀府恐龙园研学“热”场景。
怀府恐龙园啤酒消夏夜活动现场。
沁阳暑期“夏日音乐盲盒”现场。
中国“最美古道”。
神农山景区暑期活动现场。
核心提示
沁阳市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国家、省、市文化旅游发展大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抢抓机遇、积极作为,赋灵魂、讲故事、构场景、造话题,努力将文旅产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
从春节假期“年味经济”的热辣滚烫,到清明小长假“春日经济”的活力十足,再到“畅游五一·乐享怀川”成功接棒……沁阳市文旅产业一次次释放人们的假期需求、消费热情,获得体验“满堂彩”。仅今年“五一”假期该市就累计接待游客73.70万人次,同比增长11.29%;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亿元,同比增长220.12%,文旅市场呈现“安全有序、供需两旺”的繁荣局面。
假日文旅火热,“平时累,平时忙,欢迎周末来沁阳”的城市品牌同样吸引人们走进沁阳、亲近沁阳。这个夏天,该市围绕暑期亲子游、研学游市场,以音乐、美食、非遗等为重点,推出13项共98场沉浸式体验活动,构建了“白天有看点、夜晚有亮点、全域皆可停留”的文旅格局。
走进沁阳,文旅大宴盛装迎客,文旅产业蓬勃发展。
机制创新凝聚力量
建立沁阳市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机制,成立了文旅融合、怀府恐龙园周边环境整治攻坚专班,开展“串珠成链 引客入城 景城互动”专项行动,推出5条假日旅游精品线路。依托链长制,重点推动头饰、四大怀药、驴肉、黑陶等文化产业集群建设。文旅文创融合等9项工作获评2024年度焦作市文化广电旅游工作先进单位。
文旅业态焕新转型
首届旅游大会召开至今,共建设项目4个,总投资8.19亿元。怀府恐龙园项目和“水上欢乐世界”项目建成投用;神农山景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二期项目和里沟民宿项目有序推进。神农陶文化创意园完成“河南省省级文化产业发展资金”项目申报;怀府恐龙园完成“行走河南 读懂中国”数字化项目、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和“全省十佳消费新场景”项目申报;沁阳市成功获评2025年(第八届)中国县域旅游发展监测强县。
营销引流提振消费
与焦作工贸职业学院签约百名“大学生文旅体验官”,开辟文旅宣传营销新赛道;参加“2025河南·焦作文化旅游走进太原宣传推广活动”“河南文化旅游推广周活动”,创新开展地铺快闪推介活动,强力拓展洛阳、新乡、郑州等周边城市客源市场。以“票根经济”为纽带,串联怀府恐龙园、“水上欢乐世界”、神农山景区等消费场景,通过门票联动减免、发放消费券等方式,推出“1+3+N”系列文旅活动共计400余场、文旅促消费活动120余场、主题研学活动110余场,充分释放经济活力。2024年下半年至今,累计接待游客1094.6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7.01亿元。
文化遗产活化升级
太行陉古坂道列入中国公路学会2024年度“最受欢迎古道”。万里茶道河南段申遗工作座谈会在该市召开,顺利通过国家申遗办核查。完成《太行陉河南段文化遗产保护管理规划》,《太行陉窑头段维修保护设计方案》获省文物局批复,完成《太行陉画卷》《陉道艺文》《千秋太行陉》等创作,完成“申遗小程序”“太行陉资源展示馆”等建设工作。朱载堉纪念馆与河南大学音乐学院成功签约专业实习实践基地,中国乐律学史展览馆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实行“怀梆育苗”计划,河南艺术职业学院第二届怀梆班招生。“盆窑黑陶”入选河南省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公共文化完善服务
该市现有乡村文化合作社255家、文艺团队420余支,基层文化阵地不断夯实。开展“舞台艺术送基层”“四季村晚”等活动600余场,惠及群众36万人次。打造“齐学艺”公益课堂,开设各类课程177班次;创办“音乐盲盒”艺术快闪,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创排《狼牙山上不落星》《太行陉恩仇录》等一批文艺精品,《吵闹亲家》获省第十一届小戏小品大赛四项大奖。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达85个,神农陶文化创意园入选省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典型案例,“书香沁阳”获评省新时代“终身学习品牌”、省全民阅读优秀志愿团队;“朱载堉礼乐文化”获评省文旅志愿服务“十佳项目”。沁阳市成功入选第四届“中国文化百强县”。
盛举壮大文旅产业
放眼未来,沁阳市一是深挖文化资源。加强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利用,强化神农文化、怀府文化等挖掘保护和传承创新,深挖朱载堉、李商隐等历史名人文化资源,加强文化设施、文化产品的数字化开发,繁荣发展当地优秀文化。加快推进万里茶道太行陉沁阳段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加强对上衔接、落实工作举措,有力有序推动申遗工作开展。二是壮大文旅产业。突出规划引领,科学编制文旅“十五五”规划,加快神农山风景名胜区总规编制报批和丹河峡谷旅游发展专项规划编制,为未来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聚焦“一山一谷一园一城”文旅大格局,加快神农山景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九渡里沟民宿等项目建设,认真谋划实施总投资51.66亿元的6个文旅项目,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拉长产业链条,创新推动“文旅+百业”融合发展,加大沉浸式演艺、夜间经济等文旅新业态培育力度,打造多元消费场景,不断增强游客体验感和满意度。三是促进文旅消费。紧盯暑期、国庆、中秋等关键消费节点,谋划推出更多优质特色的文旅活动和产品,更好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进一步规范服务标准、完善服务体系,优化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努力为游客提供高质量服务。加强宣传营销,开发山西和周边县、市客源市场,运用好各类媒体平台强化宣传,推动沁阳文旅人气更旺、消费更多、市场更广。
(本版照片均由沁阳市文广旅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