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7月24日

魅力解放文商旅三链共舞

本报记者 詹长松

焦作万达商业广场夜景。

解放区平东里文创园夜景。

解放·新田坊特色街区夜景。

小蜗牛省级文化旅游休闲街区夜景。

焦作影视城。

焦作百年矿业公园。

都市·麦田里项目。

猫岔·山的礼物民宿村。

南太行·花海广场。

南水北调穿城而过。

(本版照片由解放区文广旅局和本报记者贾蓝提供)

工业风面包工坊飘出馥郁麦香,现代风咖啡店内座无虚席,承载厚重三线记忆的防空历史博物馆里人流如织……2025年春节,解放区平东里文创园凭借“老兵工厂+网红业态”的独特魅力惊艳亮相,一跃成为焦作新晋文化地标。

紧随其后,全市首个农业主题公园——都市・麦田里揭开神秘面纱。300亩金灿灿的油菜花海与7组流光溢彩的灯光景墙交相辉映,共同勾勒出“五彩灯光照花海,火树银花映新河”的春日胜景。

五一小长假,解放区精心策划的城市漫步、亲子童趣、民俗雅韵、乐购商圈等系列活动,再次点燃我市文旅市场。游客们沉浸其中,深切感受“游在解放、吃在解放、购在解放、乐在解放”的全方位魅力。

今年以来,解放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市委文旅文创融合战略部署,持续将文旅产业确立为全区战略性支柱产业,全力构建“以文塑旅、以旅兴商、以商促文”的融合发展新格局。澎湃动能,化为亮眼数据:截至2025年6月,全区接待游客740万人次,同比增长10.98%,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4.6亿元。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该区在顶层设计、招商推介、宣传营销、文化浸润及“文旅+”融合创新上深耕细作的生动实践。

强化顶层推动

融合脉动强劲

解放区成立由区主要领导挂帅的文旅融合专班,11家成员单位聚力同心。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既挂帅又出征,定期调度进展,会商破解部门联动、项目推进、要素保障中的难点堵点;更常态化深入核心商圈、特色街区一线,对业态优化、场景营造、活动策划精准把脉,以“一线工作法”力促文商旅融合见实效。同时,深化校地合作,携手北京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共办毕业设计展、短视频及文旅推介官大赛;并广纳贤才,建设国内一流的规划、设计、运营、文创专家智库,为文旅发展持续注入创新活水。

强化招商推介

项目引擎轰鸣

招商大员率先垂范。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带队外出招商13批次,接待来访客商29批次。创新成立文旅产业人大代表联络站,架起文商旅协同发展新桥梁。主动“走出去”,上半年赴北京百度、中国电子商会、中科视维等头部企业考察学习9次,诚意邀商。积极“争上来”,精心谋划总投资57.94亿元的14个文旅项目,全力推进焦作电厂国家级工业遗产保护、新华街城市更新专项债申报。项目建设“加速跑”,10个重点文商旅项目纳入全区“550”重点项目管理,县级领导分包、周调度月督查机制保驾护航。平东里、麦田里、猫岔精品民宿二期相继绽放,其中猫岔民宿荣膺省级五星级民宿桂冠。

强化宣传营销

品牌熠熠生辉

节庆为媒,串珠成链。依托春节、五一、端午节点,精心优化18个精品打卡点及6条主题旅游线路(城市景区、亲子游玩、研学体验、民俗文化、美食购物、近郊美景),并密集发布假日攻略、安全提示,营造浓厚氛围,持续引客入城,大幅提升解放文旅品牌影响力与覆盖面。场景赋能,消费升温。春节“四大主题场景”与“五大文化市集”交相辉映,文化场馆多点联动,成功构建“文化赋能、场景联动、消费转化”闭环,接待游客110.9万人次,同比增长10.19%。宣传造势,声动四方。创新“主题视频+主题活动”模式,借力“主播打卡”,高频次宣传景区、活动、非遗、民宿、商圈。年内发布视频540个,60条获省市媒体采用。《怀宝焦娃带您文明游解放》成为河南省唯一入选文化和旅游部优秀作品。福盛坊绞胎瓷、森林动物园灯会闪耀央视荧屏。

推动文化融入

点亮美好生活

文化演艺、中医药市集走进街区。五一前夕,“黄河之声”交响音乐会响彻平东里,豪迈乐章献礼劳动者,“焦作百姓文化超市”线上直播吸引10.3万人次“云端”共赏。区文化馆“艺”起来夜校成为都市夜归人的“精神栖息地”,夜幕下,中青年学员或专注绞胎瓷釉料调配,或沉浸于太极拳步法。全年开课120节、培训2400人次的“文化充电站”,滑板、木艺、古筝等10种新颖课程广受欢迎。区图书馆深耕“悦读解放”品牌,通过“书香解放‘悦’读行”研学、“‘悦’知工坊”手工、“书香解放·同心‘悦’读”志愿服务等矩阵活动,巧妙融合阅读与观影、旅游、音乐剧、手作,在多元体验中展现魅力,打造服务新亮点。

聚力“文旅+”融合

绽放特色光彩

“文旅+商业”提振消费:构建全域“一纵(民主路)四横”商业布局,促进文商体旅共联共振。五一华豫佰佳、端午永辉超市开业当日客流分别达1.3万、1.6万人次。大力发展首店经济,全市率先出台专项政策,星巴克、袁老四等50余家优质“首店”落户,新田坊特色街区成新餐饮消费网红地。支持平东里、小蜗牛等街区提质焕新,优化环境,打造潮玩夜市,提升体验感与满意度。

“文旅+微短剧”赋能百业:将“微短剧+”纳入全区550重点改革台账,建立分包、专班、督导机制。实施“微短剧+新消费”战略,引进链条企业10余家,促成河南锦灿俱星影视与湖南米乐科技签约200部微短剧,初步形成“创作—拍摄—制作—发行”闭环。搭建拍摄基地服务平台,编制服务手册。焦作影视城入选省级文旅微短剧百家取景地,剧组接待量增长50%,辖区4处场景入选市级取景地。

“文旅+研学”实现多赢:打造“解放研途”红色革命、科普教育、历史文化三条精品研学路线。构建品牌体系,5家实践基地和10家承办机构完成申报。成功承接山东三桐小学、北京大学、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等研学活动,各基地接待量同比增长17%。

立足当下成就,擘画未来新篇。解放区将继续锚定“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航向,强化统筹联动,推动文化深度“入景、润景、成景”,精心营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环境。未来蓝图,已在实干中铺展。

精雕重点项目,打造文旅新地标。立足资源禀赋,走差异化发展路径,全力攻坚云川印象、龙福酒店、麦田里二期、森林动物园升级改造、黄河非遗展示中心等重大项目,力争早竣工、早运营、早见效。

育强多元主体,激发市场新活力。引导小蜗牛、平东里、新田坊、大杨树等载体持续引入新兴业态,多维度拓展消费场景,塑造鲜明特色,实现错位竞合发展。同时,加强对微短剧产业链的精准支持和培育孵化,全面驱动文旅消费升级与产业转型蝶变。

夯实文化根基,赋能发展新底蕴。加快推进王忠殿事迹陈列馆改扩建与功能提升;实施非遗活态创新计划,推进非遗工坊建设,推动非遗持续走进学校、景区、街区;完成全域应急广播体系构建,为文旅繁荣筑牢安全基石。

创新联动机制,汇聚融合新合力。积极搭建产业联盟合作平台,促进文、商、旅、体等多元业态和市场主体间的深度协同与融合发展。着力培育并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核心枢纽作用,实现多方资源高效联动与优化配置,共同奏响解放区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