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7月26日

暖心实事绘出幸福底色

本报通讯员 王丹凤 雷东伟

“新增的智能充电桩既便捷又安全,解决了我们充电难的问题。”在焦煤集团赵固一矿综采一队作业区,王师傅边给新能源汽车充电边说。随着19个新能源智能充电桩在矿区正式投用,曾经“一桩难求”的问题成为历史。这场设备升级,是赵固一矿党委深耕“我为职工办实事”的生动注脚。

从“问题清单”到“幸福账单” 精准回应职工期盼

职工的需求,就是民生的方向。走进赵固一矿“连心桥”党群服务站,墙上一张张问题清单清晰记录着职工的心声:“矿区充电桩紧张”“爱心餐厅菜品单一”……这些来自一线的“急难愁盼”,成为领导班子谋划民生工作的“指南针”。

今年年初以来,该矿党委将民生实事项目作为“一号工程”,构建起“调研—立项—实施—反馈”四步闭环机制。以“充电难”问题为例,该矿党委迅速协调专项资金,科学规划场地,仅用一个月时间,便完成19个新能源智能充电桩的安装调试,覆盖宿舍区、食堂周边等职工高频活动区域,“即用即充”的便利切实提升了职工的幸福感。

此外,新建的两个大型停车场如及时雨般缓解了停车难问题;宿舍区实现Wi-Fi全覆盖,让职工随时畅享“冲浪”乐趣。

从“单一服务”到“多元保障” 全方位守护职工幸福

赵固一矿对职工的关怀,不仅体现在解决眼前难题上,更着眼于构建全方位的幸福保障体系。

“我们对供水管网进行了系统升级,保障职工饮水安全。引入‘智慧餐厅’系统,实现人脸识别消费结算,提升就餐效率和体验。”该矿党委书记郭俊介绍。

在职工家庭保障方面,企业的关怀同样无微不至。“去年我家孩子考上大学,真是多亏了矿上发放的助学金,不然学费真不知道去哪凑。”该矿选煤厂李师傅说。

近年来,该矿工会累计发放困难职工救助款60余万元,为158名困难职工子女发放助学金29万元。值得一提的是,实施职工互助保障计划,对职工住院自费部分再报销50%,为76名职工减轻医疗费用共计43万元,让职工真正感受到“患难中有依靠、生活中有期盼”。

从“被动响应”到“主动作为” 让服务跑在问题前面

职工的事,要主动去听、去找。这是该矿党委坚持“我为职工办实事”的基本原则。

为了让职工的声音第一时间被“听见”,该矿建立了“三最”问题季度调研机制,通过问卷调查、领导接访、班组走访等形式,动态掌握职工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问题。同时,为保障每项民生实事能落地有声,该矿推行“职工代表巡视+纪委效能监察”双重监督机制,从项目立项、推进实施到最终完成,全程留痕、环环相扣,形成完整闭环管理。

在该矿机电队“职工小家”,定期举办的“吐槽会”就是主动服务职工模式的鲜活缩影。在这里,职工可以畅所欲言,将工作生活中的困扰与建议一一倾诉。今年年初以来,通勤班车路线优化、劳保用品及时发放等问题,正是通过“吐槽会”这种开放包容的沟通方式得到有效解决。正如该矿机电队党支部书记侯志会所言:“这里不仅是党员活动的阵地,更是大家吐露心声、凝聚智慧的‘心灵驿站’。”

点点民生实事,绘就幸福图景。如今,漫步在赵固一矿,处处都能感受到民生实事带来的便利。井口爱心餐厅里,热气腾腾的饭菜驱散了职工的疲惫;职工俱乐部内,丰富多样的文体设施充实着大家的业余生活;“连心桥”服务站的工作人员耐心化解矛盾纠纷……一项项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像一颗颗“暖心种子”在矿区大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