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7月28日
常福明:心怀热忱 情系调解
本报记者 胡 月
在山阳区新城街道,有这样一位人民调解员:他长年累月穿梭于辖区街巷,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耐心化解纠纷,用真诚温暖人心,他就是新城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专职人民调解员、中共党员常福明。自投身调解工作以来,他始终坚守“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信条,将调解室打造成化解矛盾的“前沿阵地”,累计调解各类纠纷110余件,成功率达97%,涉及金额70余万元,成为群众信赖的“贴心人”。
邻里纠纷看似琐碎,却关乎日常和谐,处理不当易升级。常福明的秘诀是“耐心倾听、找准症结、以理服人”。辖区某小区楼上楼下两户居民,因漏水问题积怨多年,不仅争吵不休,而且多次惊动警方,多方调解无果。常福明接手后,先分别与双方促膝长谈,摸清矛盾根源。针对漏水点难寻的问题,他主动联系社区、物业查阅房屋设计图,协助楼上业主邀请专业人员勘查,并协调维修方制订最优施工方案,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同时,他劝说楼下业主换位思考:“邻里低头不见抬头见,多点包容才能长久和睦。”经多日沟通,两户居民终于握手言和,重归融洽。
随着城市化发展,物业与业主的纠纷日渐增多。常福明处理此类纠纷时,始终秉持公平公正,既维护业主合理权益,也理解物业难处,努力搭建沟通“连心桥”。某小区部分业主因物业服务不到位拒缴物业费,物业公司则称部分设施维护超出合同范围,双方矛盾愈演愈烈。常福明介入后,实地调查确认物业公司存在服务短板,也发现部分维护项目确属合同外范畴。他随即组织业主代表与物业负责人协商:要求物业限期整改环境卫生、设施维护等问题,对合同外项目主动联系相关部门和第三方处理,并及时向业主公示进展,同时向业主阐明缴纳物业费是应尽义务,唯有双方配合才能共建良好居住环境。经多次调解,双方达成共识:物业承诺整改,业主按时缴费。一场剑拔弩张的纠纷圆满化解,物业公司特地送锦旗表达谢意。
家庭纠纷中,赡养与财产分割往往交织着法理与亲情。常福明始终坚持“以情动人、以法明责”,守护家庭温暖。辖区一对高龄老人中,一人因脑梗瘫痪在床,需子女轮流照料,但子女们因赡养责任与财产分割争执不下,导致老人无人看管,经多次调解无果。常福明接到任务后,先与老人及其子女逐一沟通,了解各自诉求,再组织家庭调解会。会上,他先讲述老人抚养子女的艰辛,唤起感恩之心;再详解有关赡养义务的法律规定,明确责任;最后结合家庭实际提出财产分割方案。在他的劝导下,子女们认识到错误,承诺共同承担赡养责任,按方案分割财产。老人脸上重新露出笑容,一家人重归于好。
在多年调解工作中,常福明总结出“热心、耐心、细心、诚心、公心”调解法:以热心接待群众,让其感受温暖;以耐心倾听诉求,不急躁打断;以细心捕捉矛盾焦点,找准切入点;以诚心沟通赢得信任;以公心保障公平,不偏袒任何一方。为提升效能,他还积极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加强与法院、公安、市场监管、街道等部门协作,形成工作合力。遇疑难纠纷时,邀请法律专家、行业学者参与,提供专业意见,既提高成功率,也增强权威性。
凭借扎实工作,常福明先后获得“山阳区优秀人民调解员”“焦作市先进人民调解员”等称号。面对荣誉,他始终清醒:“调解工作没有捷径,唯有真心待群众、公道办事情。”
如今,常福明依然奋战在调解一线。他说,将继续提高业务能力,用热忱与执着化解更多矛盾,为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力量,在人民调解道路上书写更精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