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7月28日

美丽赵寨 宜居宜业

见习记者 郭皓月

本报通讯员 张文博 董乙洁

在太行南麓的沁河北岸,一座被誉为“凤凰村”的古老村落正焕发新颜。沁阳市紫陵镇赵寨村近日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称号,成为当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强村、文明育村”的鲜活样本。

上世纪80年代初,赵寨村抓住机遇大胆实践,聚焦玻璃钢产业,大力发展村办企业,持续壮大集体经济。经过多年的努力,村民逐渐脱贫致富。1992年,该村产业总产值达1.34亿元,成为焦作市最早的“亿元村”,跻身“中国亿元村100强”。

进入本世纪,该村产业面临转型发展的严峻考验。为此,村两委班子立下誓言:“咬定产业强村不放松,让乡亲们的腰包鼓起来。”经过多年来的发展,该村走出了一条“三产融合”的发展新路:帮助12家企业上项目、搞对接,创造1600多个就业岗位,年产值达6亿元;成立农田服务队,稳定农业生产;依托神农山文旅资源打造“千亩花海”“神农古寨”等文旅项目,使乡村旅游年产值突破1.3亿元;在玻璃钢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主动牵线搭桥,引入新技术、新理念,让老产业焕发新生机。由于成绩突出,该村先后获“全国发展乡镇企业百强村”“全国乡镇企业东西部合作示范区”“河南省十大明星村”“焦作市小康村”等荣誉称号。

产业富了村民,精神文明建设也不能落后。

移风易俗,温润文明乡风。多年来,该村不断充实完善村规民约,每年利用春节、元宵节等节点举办村民大会,评选优秀党员、先进村民代表、文明家庭等11项荣誉,形成了人人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涌现出“河南省最美家庭张玉娥”“焦作市好儿女张天森”“焦作市好乡贤张宝兰”“零彩礼家庭张胜利”等先进典型。

“绿”字为底,共建宜居家园。该村先后投资超1.5亿元,对村内8条街道进行白改黑改造,硬化道路15公里,做好绿化美化工作,让村庄处处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对全村20多公里自来水管道进行了改造;建立污水处理厂,敷设50多公里排污管网,有效解决污水排放问题;对全村1750个厕所进行了改造,极大提升了村民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当前,该村正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在产业强村、文明育村的道路上大步前行。

该村投资6亿元建设神农小镇,目前主体工程已初步完成,项目中的神农古街、沁台花海休闲农业园、云阳河水街、商业街、美食街、生活广场、儿童乐园等配套项目在全面推进。这些项目建成运营后,可增加村民收入,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我们要发挥党员的先锋引领作用,带领两委干部积极谋划项目,夯实发展根基,以‘千亩花海’‘神农古寨’为依托,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抓好环境卫生治理,通过文旅融合促进产业兴旺,打造宜居宜业美丽赵寨。”该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