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7月29日

“三个一”织就居民幸福网

——看沁阳市联盟街社区如何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本报记者 杜挺勇

基层治理好不好,群众口碑是标尺。

“网格员几乎每天都来小区走访,咱们也留有电话,有啥问题随时能反映。”

“以前卫生间漏水了,楼上楼下扯皮。现在一个电话,‘巧调解’服务队的李老师立刻带人上门帮忙,不仅能维修,还让邻里少了纠纷……”

“社区给我发了智能监测手表,像我这种独居老人安心多了,有啥突发情况社区会及时救助……”

作为城区大型社区,沁阳市沁园覃怀街道联盟街社区面临人口密、结构杂、需求多的治理难题。然而,如今走进社区,满眼是居民舒展的笑颜,入耳是由衷的声声称赞。

基层治理的美好变化,群众感受最真,点赞最实。

近年来,联盟街社区党委立足实际,坚持党建引领高效能治理,用“三个一”工作法破解难题。通过凝聚组织优势、党群力量与科技资源,在日常耕耘中织就一张幸福满格的温暖民生网。

织密“一张网”,治理触角延伸服务“最后一米”

基层治理,首在根基。联盟街社区将精细化网格管理作为突破口,精心编织覆盖全域的“一张网”。

如何让网格划分“精”起来?“15分钟,是服务居民的关键半径。”社区党委书记董柏松道出发展思路。社区根据规模、小区分布、人口密度,科学划分12个基础网格。在此基础上,针对老旧小区多、老年群体办事不便的特点,创新性地在楼栋层面设立微网格。

织密网格后,让网格队伍强起来就是关键。

为了让这支队伍更稳定、更专业,联盟街社区动了真格:将专职网格员月薪提升,并制订网格员成长计划,吸引年轻、有专业背景的人才加入。此外,还创新性地将考取社会工作者证书与待遇直接挂钩,每月额外奖励50元至150元。

“社区给了好政策,大家学习考证、提升能力的热情高涨。”刚拿到证书的“90后”网格员李翊君兴奋地说,“业务能力提升,服务居民更有底气,感觉自己的价值被认可了。”

网格员的工作不是坐在办公室,而是走出来。社区创新推行“一二三四五”遛弯工作法——每日一次巡查、线上线下双解决、突发事件群众诉求邻里纠纷三必到、做好信息采集等四项工作、五类重点人群必走访。

这种遛弯,遛出了效率,遛近了民心。

7月初的一天,辖区居民赵先生因噪声问题和邻居发生纠纷。在小区巡查的网格员第一时间得到消息,马上展开调解。网格员不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导,更是带着两家人换位体验,让矛盾及时化解。最后,两家人都拉着网格员的手一再表示感谢。

网格员每日用脚步丈量民情,及时帮助居民解决难题。微网格内,还有一批热心的楼院长,随时在各种“小事”上提供服务。精细的网格管理,让居民的幸福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下活“一盘棋”,党群合力奏响共建“交响曲”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联盟街社区党委深谙此理,着力下活党群共建共享的“一盘棋”。

“九支‘巧’队伍,就是我们服务居民的‘金字招牌’!”董柏松介绍,社区党委牵头,精准对接民情需求清单,组建“巧姻缘”“巧调解”“巧厨娘”“巧家风”“巧丹青”“巧翩跹”“巧维修”“巧普法”“巧义诊”九大网格志愿服务联盟。

“不仅免费,还服务周到,特别感谢‘巧姻缘’的红娘们……”前段时间,在社区组织的联谊活动现场,辖区居民谢先生找到了女朋友。目前,像谢先生这样,通过“巧姻缘”志愿服务成功牵手的青年已有50多对。

社区退休干部翟文霞则是“巧调解”团队的核心成员。凭着丰富的经验和邻里威望,她和团队成功化解了百余起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巧厨娘”团队,则是老旧小区独居老人的“暖心灶”。“她们送的饭菜,热乎,合口味,比我自己凑合强多了!”独居老人徐大爷激动地说。

突出多方共治“新”格局,联盟街社区创新引入“社区合伙人”机制,将热心商户、社区能人等力量纳入其中。经营某电竞馆的刘先生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之前,刘先生总觉得自己就是在辖区做生意,社区事与其无关。直到网格员多次帮他解决门前停车纠纷,他才转变了观念。最终,刘先生加入社区组织的商户自治队,主动开展门前卫生清、安全巡查、劝阻乱贴小广告等。从旁观者到参与者的角色转变,真正形成了“小区事情大家办、居民事情共商量”的治理新格局。

为让“朋友圈”不断扩大,社区还与外卖平台合作,设立暖心驿站,为奔波的骑手们提供歇脚、充电、饮水的便利。“社区待我们像家人,我们也想为社区出点力。”骑手们积极发挥工作优势,在走街串巷中主动发现并反馈井盖破损、乱堆杂物等隐患问题,成为社区治理的流动“哨兵”。社区还与公安、团市委等联建单位深度合作,设立“茹明明警务工作室”,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和治安服务;打造“亲青课堂”,为放学后的孩子提供课业辅导等。

智联“一键通”,科技赋能装上幸福“智慧芯”

数字时代,联盟街社区敏锐地拥抱科技,以“一键通”开启基层智慧治理新篇章。

“一网通办”让服务“零距离”,这一点辖区居民感受深刻。前不久,发现小区一处健身器材损坏有安全隐患,居民刘女士熟练地打开手机上的“联小盟”微信小程序。这个小程序是社区开发的智慧治理中枢,集成网格管理、便民服务、事项办理、问题上报等12个功能模块,于今年5月上线。“反馈问题很方便,包括办理一些业务,都不用跑腿,省时省力!”刘女士点赞道。

在小区生活,安全更是社区居民关注的重点。

通过“云端监管”让安全“无死角”,在社区智慧治理监控后台,巨大的屏幕显示小区出口等公共区域画面及各种信息。“这是社区的‘智慧大脑’,平台整合人口、房屋、车辆、商户等八大类基础数据,实现全天候监管。”董柏松说。

平台如发现有电动自行车堵塞消防通道、人员异常聚集等情况,就会迅速反馈给网格员进行处理。今年以来,通过“云端监管”系统已快速处置各类安全隐患32起,为居民筑起一道无形的“智慧安全防线”。

科技有温度,更暖特殊群体。联盟街社区以科技赋能,为23名高龄、独居或患有慢性病的困难老人配备智能监测手表,让“银龄守护”更添暖意。

“这表就像‘贴身卫士’!”戴着新手表的李大爷乐呵呵地说。手表24小时不间断监测心率、血压、血氧、位置等关键指标,并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回传数据至智慧养老平台。

一旦系统监测到老人心率异常、血压值超标或发生意外跌倒,会立即触发三级警报,信息第一时间推送到平台值班人员、网格员和老人子女的手机上,确保能在黄金时间进行紧急救助。系统运行以来,已成功处置9起老人突发健康事件。

从精细网格到党群同心,从线下奔走到云端守护,联盟街社区用“三个一”工作法的生动实践,诠释了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的深刻内涵。这张不断延伸、日益牢固的幸福网,正承载着社区居民对美好生活越来越多的期许,书写着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