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7月30日
解放区38家助餐点 “加码”老年人“幸福食光”
本报讯(通讯员李良贵)周一糊涂面条、周二米饭烩菜、周三包子甜汤、周四卤面蛋花汤、周五饺子馄饨……7月27日,走进解放区幸福长者餐厅老年人助餐点,扑鼻而来的饭菜香气让人不禁食欲大开。“家门口建了助餐点,午餐9块9管饱,饭菜美味可口,午餐问题解决了,真心感谢党和政府为我们老年人办了件好事。”今年78岁的李洪明老人高兴地说。
截至目前,解放区已建成38家老年人助餐点,服务就餐老年人7万余人,老年人助餐点已成为老人们的“幸福港湾”。
近年来,解放区将养老服务以及老年人助餐点建设列入全区十大民生实事来办,作为区委、区政府“一把手”工程来抓。该区结合老年人居住分布情况,依托9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34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现有资源,通过采取“政府补一点、社会筹一点、企业让一点、个人掏一点”的方式,打造“中央厨房+配送”“餐厅+助餐点”“养老服务设施+助餐”等老年人助餐模式,把老年人助餐点建到居民小区以及老年人居住相对集中的区域内,陆续在焦北街道花园街社区、王褚街道锦祥社区、新店花园、玉河小区、平光家属院、电务北院等建成了38个标准化老年人助餐点,为老年人提供早餐、午餐、晚餐全天候服务;“党员+志愿者”送餐队为行动不便老人送热饭上门,构建起“15分钟养老助餐服务圈”,让老年人享受“幸福食光”。
为了办好老年人的“小餐桌”,该区探索“政府扶持+企业让利+市场化运营”的运营模式,邀请我市13家知名餐饮企业参与助餐运作服务。针对老年群体爱吃清淡、软烂食物的口味偏好,各老年人助餐点每周定制不同食谱,定期研发菜品,不断提高菜品种类,优化菜品口味,老年人助餐点不仅可以单点饭菜,还提供更实惠的套餐服务。为保障老年人的饮食安全,该区各助餐点从采购到配餐,将食品追溯、食品储存、物料管理等一系列信息实时记录在大数据管理平台,确保食材安全,并对后厨工作人员行为、卫生情况实时监控,确保食品加工安全。该区还在焦北康养中心、西城家园日间照料中心等6个老年人康养服务机构建成康复辅助器具免费锻炼点,配置了轮椅、康复训练器、手杖等康复辅助器具,就餐后的老年人可以就近免费借助康复辅助器具进行体质康复锻炼,助力老人边吃边调养身体。目前,该区已为辖区2350名困难老年人提供家政、助餐、助医、康复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