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7月31日

蚊子传播的“关节痛”传染病

基孔肯雅热,你了解多少?

当前正值夏季高温天气,虫媒传染病成为夏季最主要的一类传染病。近期,广东佛山出现一起输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热疫情,截至目前,佛山市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超5000例,引发关注。基孔肯雅热是什么病?怎么预防?带你快速了解基孔肯雅热。

一、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源自非洲坦桑尼亚土著语,意为“变得弯曲”,形象描述了患者感染后因关节痛导致身体弯曲的典型症状。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传染病,主要流行于非洲撒哈拉地区、东南亚地区、印度洋沿岸及岛屿、西太平洋地区等热带或亚热带区域。

目前亚洲、非洲、欧洲和美洲等110多个国家已发现基孔肯雅病毒。随着气候变化、跨国旅行增加,我国口岸也持续面临输入风险。

二、基孔肯雅热如何传播

基孔肯雅热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花斑蚊”)叮咬传播。伊蚊主要孳生在容器积水中,一般在白天叮咬人,活动高峰在日出后2小时和日落前2小时。叮咬感染病毒的人或动物后,病毒会在伊蚊体内繁殖(2~10天),之后带毒伊蚊再去叮咬健康人时,就会造成病毒的传播。但该病毒不会通过日常接触引发人际传播,也不会通过咳嗽、打喷嚏传播。

三、基孔肯雅热有哪些临床症状

多数感染者会在带毒蚊虫叮咬后3~7天(范围为1~12天)后,开始出现症状,常见为突然发热和关节疼痛,体温可达39℃,关节疼痛主要累及手腕和踝趾等小关节,也可涉及膝和肩等大关节,剧烈的关节疼痛可导致行动困难。其他症状还包括头痛、肌肉痛、关节肿胀、皮疹、恶心、疲劳等。偶有引发眼部、心脏及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报道。多数患者一周内会好转,部分病例关节疼痛的症状可能会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特别提醒:婴幼儿、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感染后,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需特别关注预防。

四、得了基孔肯雅热该怎么办

一旦出现发热、关节痛、皮疹等症状,请立即前往医疗机构就诊,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病人须采取防蚊隔离措施,防蚊隔离期限自发病日起不少于7天,应持续至发热症状消退止。

五、如何预防基孔肯雅热

目前没有预防基孔肯雅热的疫苗,也没有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是对症治疗。防蚊灭蚊、避免叮咬是防护的关键。

(一)日常生活防控措施

1.清除蚊虫孳生地:定期清理家中及周边积水容器(花盆托盘、废旧轮胎、瓶罐等)。水缸、储水池加盖,或投放灭蚊幼剂。疏通下水道、清理杂草落叶,避免积水滞留。

2.作好个人防护:安装纱窗纱门,睡觉使用蚊帐。外出穿浅色长袖衣裤,涂抹含避蚊胺(DEET)的驱蚊液。避免在蚊虫活跃时段(清晨、黄昏)在树荫、草丛逗留。

(二)外出旅行防控措施

1.近期计划出行人员:出行前根据自身需要及时查看旅游部门、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的旅游提醒,提前了解目的地基孔肯雅热的流行情况,学习相关预防知识,作好防蚊、灭蚊的防护准备。在户外活动时,建议穿长袖长裤预防蚊虫叮咬,也可涂抹驱避剂,避免蚊子叮咬。临时居住场所应配备蚊帐或电蚊香等防护用品。

2.近期境外(省外)返焦人员:需主动作好自我健康监测,出现疑似症状及时就医。特别是生活在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或12天内有相关旅行史、蚊虫叮咬史者,请务必告知医务人员,并配合进行相应的检查和隔离治疗。

本报记者 刘 靖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