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8月01日
汩汩清流润农田
行动记者:董柏生
本报通讯员:原君霞
行动地点:武陟白马泉灌区
二号泵站
“出水了,出水了!”
7月29日9时30分许,武陟县小董乡南官庄村白马泉灌区二号泵站,随着武陟县水利局工程师张敏按下控制屏上的启动键,泵站三台水泵轰鸣启动,汩汩沁河水喷涌而出,沿着干渠奔向久旱的农田。围在泵站旁边的30多名村民不由得欢呼起来。
“听说今天泵站试放水,可免费浇地,我们一大早就来等了!”南官庄村村民张宝福指着不远处崭新的泵房,脸上充满期待,“近期雨水少,旱情比较严重,地里的庄稼再浇不上水,这季收成就要受影响了。”
顺着张宝福所指方向望去,二号泵站内外一派繁忙景象。渠边,工作人员正仔细清理着水面的杂草和漂浮物;泵房内,技术人员在一丝不苟地对三台卧式水泵进行通水前的检查调试、观察水泵的运行情况。
“这个泵站设计灌溉范围覆盖小董乡南官庄、贾村、卧牛、小董村等13个行政村,可有效解决1.8万亩耕地的灌溉难题。”正在现场指挥的张敏向记者介绍,“本次试通水为期三天,计划放水2万余立方米,先行惠及灌区内南官庄等4个村庄的500余亩耕地。”
“听说用上沁河水,浇一亩地比抽井水节省七八十块钱呢,老百姓都高兴得很!”正忙着帮群众接管子的南官庄村两委委员张永红言语间难掩激动,“群众对这个项目十分关注,也都给予了大力支持。这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呀!”
在邻近的贾村田间,小董乡副乡长乔筱建正带领乡村干部沿着田埂巡查,维护用水秩序。“群众浇地热情高涨,通水首日非常顺利。下一步,我们将细化管理方案,计划在每个受益村设立一名专职管水员,确保轮灌秩序,让每一滴水都流到最需要的地方。”
武陟县水利局负责白马泉灌区项目的李彩霞介绍,白马泉灌区工程是武陟县重点水利项目,也是我市的‘三十工程’之一,整个工程覆盖武陟县64个行政村,设计灌溉总面积达10万亩,总投资1亿元。工程分两批实施,其中第一批节水改造工程已于去年年底基本完工,改造提升灌溉面积4.3万余亩。
“今年第一批项目已完全具备通水条件。整个项目新建了现代化泵站3座,配套高效水泵8台,敷设了总长41公里的输水管道,新建用水计量设施49套,铺设管护道路500米,还建成了1座信息化管理中心,实现了灌溉的精准调度和高效管理。”李彩霞说,“项目建成投用后,可有效缓解沁河北漏斗区的用水压力,随时保证庄稼用水,提高粮食产量,减少农户电费支出,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比较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