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8月06日
商连清:百岁检察官 一生铸忠诚
本报记者 胡 月
在河南温县,有一位历经百年风雨的老人:他是战火中英勇作战的老战士,是检察战线上秉公办案的“老检察”,更是坚守初心的老党员。他叫商连清,1926年出生于辽宁本溪,曾任温县检察院副检察长。从硝烟弥漫的战场到庄严肃穆的检察院,他用一生践行着“忠诚、担当、清白”的誓言,书写了一段跨越世纪的光辉岁月。
一身战功
从东北到朝鲜的铁血荣光
1945年8月,商连清加入中国共产党。此时的他,年仅19岁,心中已埋下保家卫国的种子。1947年5月,他穿上军装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从黑土地迈出军旅生涯的第一步。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商连清随第一批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先后担任战士、警卫员、文化教员。朝鲜的寒冬异常严酷,最初入朝时,部队防寒装备匮乏,战士们衣着单薄,不少人因冻伤减员;而敌军则配备了兜式防寒帽、羊毛内衣甚至防弹背心,装备差距悬殊。“我们的步枪打一发装一发,敌军的枪能连发八发,天上的飞机多到数不清,飞得很低,像能摘走帽子。”忆起当年,商连清语气里满是自豪,“可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把他们打到了南朝鲜,后勤都跟着打到了汉城。”
在朝期间,商连清多次冒着敌机轰炸执行任务。一次为给指导员送材料,他克服语言不通、山路崎岖不平等困难,独自一人徒步跋涉七八天,靠干粮充饥,硬是完成了任务。因作战英勇,他屡获殊荣:1951年记抗美援朝小功一次,1954年记三等功一次,1955年获朝鲜最高军事委员会重大贡献奖。
一心向党
从地下斗争到永葆初心的坚守
1946年5月,国民党军队进攻解放区占领本溪,共产党组织被迫转入农村开展游击斗争。这年冬天,商连清被国民党警察逮捕,面对严刑拷打,他坚贞不屈,始终未泄露组织秘密。后经父亲多方奔走保释出狱,他随即转入农村山区继续地下斗争。
那段与党组织失去联系的日子里,商连清从未忘记党员身份:担任民兵队长、农会主席,发动群众支援斗争,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入党誓言。“不管多难,心里的信仰从没动摇过。”这是他对那段岁月的总结。
离休后,商连清依然保持着对党的赤诚。前几年,他坚持亲自到检察院交党费,哪怕是周末,也会迈着坚定的步伐准时出现。“这点党费不算多,但从战火里走过来的人,欠谁也不能欠党。”这份跨越世纪的初心,成为年轻党员眼中最生动的教材。
一生坚守
从检察新兵到清正廉洁的标杆
1956年,带着军功的商连清来到温县检察院,成为一名检察新兵。他没有躺在功劳簿上,而是从零学起:白天办案,晚上啃法律书籍,凭着军人的韧劲,很快成长为副检察长。
在检察院工作的数十年里,“秉公办案、廉洁奉公”是他的标签。有一年春节,一名犯罪嫌疑人的家属趁他不在家送来礼品,老伴儿不知情收下后,他回家当即严厉批评,连夜设法退回,并对家人“约法三章”:不赴宴、不收礼、不走“后门”。1984年,因工作成绩显著,他被推荐出席河南省检察院“双先”代表大会,先后被评为河南省先进工作者、获最高人民检察院贡献奖。
1984年10月,58岁的商连清退居二线,但对检察事业的热爱丝毫未减。他主动向院领导请缨,围绕温县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为综合治理献计策、为党风整顿作示范、到企业机关普法、参与异地办案,处处留下忙碌的身影。
一世情怀
百岁老人的精神传承
如今的商连清已是百岁高龄,依然精神矍铄、思维清晰。每年,温县检察院的领导都会专程看望他,老人总会热情地伸出双手打招呼,讲起革命岁月和工作点滴时,眼神坚定如初。
当面对党旗重温入党誓词,人们仿佛看到了那个刚入党的青年:态度坚决,眼神里有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勇毅,有保家卫国的赤诚。这份历经战火洗礼、跨越世纪的家国情怀,成为一代代检察干警传承的精神火种。
“一辈子忠诚、一辈子担当、一辈子清白。”这是商连清的人生写照,也是他留给后人的精神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