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8月06日
市纪委监委:以有力监督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本报记者 闫海波
近年来,焦作市纪委监委坚持把加强基层监督作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有力举措和有效途径,在把准监督方向、统筹监督力量、提升监督质效上下功夫,推动基层监督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以有力监督促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靶向发力,确保基层监督更加精准
“多亏开展了农村集体‘三资’整治,村集体收入多了,还新装修了幸福院,咱老百姓的生活真是越来越好了!”近日,孟州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走进大定街道新城村幸福院,与村民聊起村里的新变化,引得纷纷点赞。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是群众关注焦点,也是基层监督重点。去年以来,焦作市纪委监委联合农业农村部门以清理欠款、清理资产、清理合同,整治财务管理不规范、整治项目管理不规范、整治债务管控不严格为主要内容,开展“三清理三整治”专项行动,运用专项监督工作机制,通过细化问题清单、形成工作闭环、加强成果运用开展专项监督,着力推动解决具体问题,系统整治顽瘴痼疾,让监督重点更聚焦。
“我们坚持把加强基层监督与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有机结合、一体推进,精准发现作风和腐败问题背后深层次隐患,同步推进以案促改、监督促治。”焦作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说。
聚焦群众关切,焦作市纪委监委坚持“开门整治”,把问题线索作为集中整治案件查办的源头和基础,多渠道拓宽问题线索来源。纪巡审贯通开展机动式巡察,采取直巡到县、延伸到乡、深入到村、走访到户,听取群众意见、收集社情民意。在用好“信访网电”基础上,创新推出集中整治“直通车”,由市纪委监委直接受理、当日分办、跟进督办。建立“群众点题、部门答题、纪委督题”工作机制,靶向破题解决民生领域痛点难点问题。
做好基层巡察工作,是强化基层监督、完善基层治理的有效手段。前不久,全市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突出问题机动巡察启动。本轮巡察采取市县联动方式,重点围绕惠农惠民补贴资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金、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资金、农村环境整治资金等方面,着力发现对上级决策部署不落实或落实不力的突出问题。同时,根据工作实际,选取部分与乡村振兴资金使用密切、巡察集中整改到期的村开展提级巡察“回头看”。通过“常规+专项”“提级+交叉”等方式,深化上下协同、巡纪联动,推动巡察监督向深拓展、向专发力、向下延伸,让巡察监督更加精准有效。
资源整合,实现监督力量攥指成拳
“70%”,是沁阳市纪委监委一线监督执纪执法人员在机关人员总数的占比。去年以来,沁阳市通过内部挖潜、完善机制,科学修订机关和派驻“三定”方案,将人员力量向机关办案部门倾斜,纪检监察室增加至13个,实现派驻到机关集中统一办公,监督执纪执法人员超过70%,有效解决了监督力量不足、人员分散等问题。
这是焦作市纪检监察机关有效整合监督力量、着力破解基层监督难题的一个缩影。
针对基层监督点多、线长、面广,纪检监察队伍人员不足、力量分散等情况,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积极探索创新,统筹用好基层监督力量,着力打通基层监督“最后一公里”。
焦作市纪委监委全面推行协作区机制,探索构建“扁平一体、条抓块统、上下贯通”的监督责任格局,通过“组组”协同监督、“室组”联动监督、“室组地”联合办案等方式,着力构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基层监督体系。积极整合机关和派驻机构拥有办案经验和专业优势的人员力量,打造执纪办案人才库,形成“办案领军人才”“办案实战能手”“办案储备人才”三类人才梯次。
为破解卫生健康医疗领域监督力量分散的难题,焦作市纪委监委驻市卫生健康委纪检监察组探索成立监督执纪协作区,统筹整合片区内纪检人员力量,通过集中统一管理、联合监督检查、协作审查调查、整合力量资源等方式,不断提升监督执纪质效。
针对村级监督力量薄弱问题,修武县纪委监委健全村级纪检委员制度,由兼任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的村支部委员担任,对部分集体经济体量大、监督任务重、社会矛盾多的村由乡镇纪委派出。
博爱县统筹整合县乡两级监督力量,成建制抽调乡镇纪检、组织、宣传、财务等骨干人员,建成“专兼”结合、搭配合理的巡察组,进行交叉互派,充分发挥联合作战优势,切实有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数字赋能,推动监督效能持续释放
今年年初,高新区苏家作乡苏家作村杨树转让项目在该市农村产权交易流转平台顺利实现线上成交。项目起拍价为60万元,经过多轮竞价,最终以78.6万元的价格成交,溢价率31%。
这一结果让该村党支部书记毋章领十分满意:“现在项目信息、竞价动态‘一屏尽览’,交易全程廉洁、公开、透明。”
近年来,焦作市纪委监委紧盯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不规范问题,依托信息化技术、科技化手段、大数据管理,推动构建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功能齐全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打造农村集体“三资”智慧监管新模式。
为确保平台发挥作用、真正实现阳光交易,焦作市纪委监委深化运用片区协作、“组组”协同、“室组”联动等方式,压紧压实职能部门责任,实现全市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处置行为全部进入交易中心公开交易,交易过程实行程序公开、结果公开,有效规避小微权力运行风险。
针对部分农村(社区)集体资金管理不规范等问题,焦作市纪委监委推动搭建集体资金“码上缴”平台,在全市推行“一码统缴”模式,群众使用手机扫码支付相关费用后,资金直接缴入二维码绑定的对公账户,通过“码上收、线上付”,实现资金进出即时监控,有效预防村(社区)干部坐收坐支、公款私存、挤占挪用集体资金等行为。
“盖章材料、用印申请人和审批人、时间、次数等信息实时记录存储,实现‘事前可控制、事中可追溯、事后可倒查’。”近日,山阳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该区“智慧云章”推广带来的变化。
山阳区纪委监委把数字技术融入纪检监察工作,运用信息化提升基层监督水平,拓展大数据监督应用场景,将监督嵌入公章使用管理各环节,让小微权力按“章”办事,着力提高监督实时性、精准性。
截至目前,全区54个村(社区)已实现“智慧云章”全覆盖,累计完成线上用章审批备案6276项,用印数量18329次,有效解决群众多头跑、反复找等问题,实现便民服务与行政效率“双提升”。
“基层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神经末梢”,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焦作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紧盯群众反映热点、行业监管堵点、基层治理痛点,不断强化监督措施,优化监督方式,推动监督成果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