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8月11日

邻里口角引发意外身亡 多方联动疏导化解纠纷

本报记者 王 冰

日前,山阳区艺新街道某小区发生一起因邻里纠纷引发的意外事件:宋某与对门刘某因走廊楼梯扶手放置地垫问题发生争执,双方争吵后,宋某返回家中倒地,送医抢救无效死亡。事后,宋家报警并提出索赔,要求刘某赔偿医药费、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等共计50万元。

多方介入 首次调解遇阻

接到报警后,辖区派出所联合社区领导、艺新司法所调解员组成调解团队,在调解室组织首次调解。宋家两子携律师到场,坚持认为宋某的死亡与刘某的口角刺激存在直接因果关系,系争吵引发疾病发作所致,主张刘某承担全部责任,并依据律师核算金额提出50万元赔偿要求。

调解员首先对宋家遭遇表示同情与理解,耐心安抚其激动情绪,同时从法理与情理角度进行疏导。但宋家众人情绪激动,态度坚决,调解一度陷入僵局。经调解团队商议,决定暂停调解,让双方先行冷静,择期再议。

打破僵局 法理情理双引导

几日后,宋家两子披麻戴孝前往派出所,派出所领导立即召集调解团队重启调解。调解员结合《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明确指出此类纠纷需依据过错责任原则及具体情况综合判定:一方面,双方对纠纷的发生均有过错,需按比例分担责任;另一方面,口角与死亡是否存在直接因果关系,需通过司法鉴定确认,而鉴定不仅产生费用,还需对尸体进行解剖。这番话让宋家人陷入沉默——显然,他们不愿老人死后再受打扰。

抓住这一契机,调解员先请刘家人回避,单独与宋家沟通:“即便诉诸法院,也需先进行司法鉴定,结果未必如你们所想。若不愿老人安宁被扰,不如冷静协商,寻求合理解决方式。”同时,调解员也向刘某阐明其在纠纷中的责任,引导其正视事件影响。

达成共识 案结事了促和谐

经过反复沟通,双方终于就责任划分与赔偿金额达成一致:刘某一次性向宋家支付精神抚慰金10万元;宋家自愿放弃其他诉求,不再追究刘某的刑事及民事法律责任,此事就此了结。

当场,刘某履行了赔偿义务,协议顺利履行。

这起由邻里琐事引发的意外纠纷,在多方联动调解下得以妥善解决。调解过程中,调解员始终聚焦矛盾焦点,既以法律为依据明确责任划分,又以情理为纽带引导双方换位思考,最终实现“案结、事了、人和”,有效维护了社区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