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8月12日

“水管家”:涓涓清流解民忧

本报记者 高小豹

“城市供水是连着千家万户的‘生命线’,治理要往细里走、往实里做,让每一滴水都暖到群众心坎儿上。”市城管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树亮的话,道出了城市供水服务的核心要义。今年7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在市城管局创新打造的“城市管家+”品牌中,“水管家”以网格化服务新模式,将这分理念化作涓涓清流,浸润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过去,供水服务人员常被称作“抄表员”,职责相对单一。在市城管局的推动下,焦作水务公司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城乡基层治理“六大”行动和推进全科网格建设的要求,以“多网合一、一网多能”为目标,全面推行供水服务网格化管理,将传统的抄表服务片区升级为综合服务网格。

这一转变的核心,是角色的升华。如今,供水网格服务专员已不仅仅是抄表员,他们有了一个更温暖、更贴切的新名字——“水管家”。通过科学划分,全市供水区域被细化为若干网格单元,每个网格配备专属的网格长和服务团队。这些“水管家”熟悉网格内每一处管道、每一块水表,是用户值得信赖的“用水顾问”。

从“抄表员”到“水管家”,变的不只是称呼,更是服务理念的跃升。过去,供水服务人员的职责多停留在抄表收费,如今,供水网格服务专员成了用户身边的“水管家”。他们熟悉网格内每一段管道走向、每一块水表位置,用户的报修、咨询、求助直达网格长,责任更清、响应更快、服务更主动。这种转变,正是将精细化服务理念延伸到供水末梢的生动实践——不再等问题上门,而是主动走进社区、贴近用户,把“被动应对”变为“主动守护”。

“这意味着责任更清晰:每一位用户的用水需求,有明确的责任人对接处理;响应更迅速:报修、咨询、求助,信息直达网格员;服务更精准:网格员深入社区,主动巡查,变‘被动应对’为‘主动服务’。”焦作水务公司相关负责人这样解读“水管家”的内涵。这正是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将精细化服务理念融入供水末梢的生动实践。

单打独斗难成气候,“多网合一”才是织密服务网的关键。焦作水务公司打破信息壁垒,将供水服务网格与全市基层治理“全科网格”深度融合,让供水问题融入社区治理“一张网”。用户反映的水压问题,通过社区网格员直接传到供水网格员手中;管网维护、应急抢修等复杂事项,可以联动社区、物业、职能部门协同解决。借助统一平台,信息共享让效率倍增,力量联动让难题易解,就连水质监测、漏损控制也因网格数据更为精细,从源头筑牢了“水质优、水压稳”的安全防线。

成效如何?网格内的暖心故事最有说服力。中站区许衡街道东王封村地势高,自来水压力不足成了村民们多年的心病。接到求助后,片区“水管家”跟着中站供水所所长一次次跑现场,很快拿出改造方案。多部门联动下,水网改造高效完成,村民家的水龙头终于流出了顺畅的清水。事后,东王封村村两委送来的锦旗上写着“解决村民吃水难 辛勤付出献真情”14个字,道出了老百姓的高度认可。

山阳区焦辉路北侧的焦作山阳投资有限公司也曾遇到过难题:月用水量从1200立方米骤升至8500立方米。抄表的“水管家”凭着经验判断是漏水,当即提醒企业并协助排查。表后管道是地埋式,没有图纸,探漏如同大海捞针。水务公司立刻派出专业团队义务支援,连续几天细致探测,终于找到漏点修复。企业负责人感慨:“多亏了‘水管家’的细心,不然损失可就大了。”

这些故事里,藏着“水管家”的初心——把用户的急难愁盼当成自己的事。正如杨树亮所说:“精细化治理,说到底是把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如今,我市的“水管家”们仍在网格里穿梭,用脚步丈量责任,用专业化解难题。这条由网格织就的供水服务网,正让城市供水“生命线”更安全、更温暖,为建设平安之城、幸福之城注入源源不断的“水动力”,也让“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在涓涓清流中愈发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