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8月12日

修武:战旱情 保秋粮

本报记者 王爱红

本报通讯员 郭秦森

连日来,持续高温少雨天气让修武县的秋粮作物直“喊渴”。为有效应对旱情,该县迅速吹响抗旱保秋“集结号”,干群一心,多措并举,田间地头上演与高温干旱赛跑的“保粮战”。

“微信群里消息不断,村干部上门动员主动抗旱补水,保障秋粮稳产增收,大伙儿都知道等不得、靠不得!”在该县五里源乡烈杠营村,种粮大户赵小忠正在玉米地浇第三遍水。

为凝聚抗旱合力,该县农业农村部门通过村广播、微信群、宣传栏等渠道,普及抗旱知识和节水理念,引导群众克服靠天等雨的消极思想,增强抗旱自救意识。

“预计未来三天仍无有效降雨,气温偏高,墒情持续下滑,请各乡镇重点关注玉米、大豆等作物灌溉……”8月11日,修武县农业农村局的抗旱预警信息准时出现在种植大户微信群。该局与气象、水利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每日会商研判旱情,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发布天气预警、墒情变化和作物生长建议。同时,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监测农作物生长状况、墒情变化、病虫发生动态,及时发布旱情、苗情、虫情信息,为抗旱保秋做好信息保障。

“这块玉米地墒情在60%左右,暂时不用浇水,但要注意防治蚜虫。东边那片大豆墒情不足50%,得尽快灌溉,最好采用滴灌,节水又高效。”在该县郇封镇小位村的地头,“科技包县”专家组成员鲁为民认真为农田“把脉”。

修武县依托农业农村部“科技包县”专家组,组建3个技术专家指导组,分片包区开展“一对一”技术服务。针对不同作物、不同地块,专家制订个性化抗旱方案:对玉米推广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减少水资源浪费;对大豆采用“喷灌+叶面施肥”相结合方式,增强作物抗旱能力。同时,引导农户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截至目前,全县已累计浇灌受旱农田21.2万亩,有效缓解了旱情。”修武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袁菲说,将持续关注旱情发展,动态优化抗旱方案,全力打好抗旱保收攻坚战,为夺取全年粮食丰收筑牢坚实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