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8月13日
“空中网格员”赋能基层治理
本报记者 王 颖
“无人机参与基层治理真是高效,我们辖区有32栋居民楼,以往依靠网格员巡查,需要大半天时间,现在用上无人机只要几分钟就可以完成,楼顶、阳台等网格员巡查盲区也可以轻松看到,能及时发现隐患。”8月11日,马村区九里山街道“青年午校”的培训课堂上,九里山社区党支部书记周晓雯在技术人员指导下,操控无人机进行网格巡查,对无人机的高效和智能连连点赞。
在“青年午校”的课堂上,无人机操控技术员张中亮为九里山街道的青年干部讲解无人机的构造与应用场景,并现场演示飞行要点、操控技巧、目标拍摄、一键返航等操作,指导青年干部开展试飞体验。
随着无人机旋翼发出的嗡嗡声响,青年干部依次操控无人机完成起飞、降落、避障、绕圈、航拍照相等操作,为无人机全面参与基层网格治理积累经验。
九里山街道下辖九里山社区和演马社区,两个社区的居民楼建设年代久,存在安全隐患和管理薄弱环节。今年3月,该街道在全市率先将无人机引入基层网格治理中,由无人机担当“空中网格员”,对辖区主干道、居民楼、小巷等区域进行巡查和高空图像采集,技术人员根据收集的数据和图像,梳理存在的安全隐患和社区管理薄弱环节,形成了“空中+地面”的立体巡逻模式,补齐人工巡查短板,以数字化手段赋能基层治理。
“空中网格员”上岗了,“飞手”却紧缺。九里山街道发挥“青年午校”培训平台的作用,开设无人机操控课程,利用周一午休的碎片时间对青年干部进行培训,让他们掌握无人机操控技巧,应用到基层治理的实践中,让“党建+网格+大数据”的基层治理模式更加智慧和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