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8月13日
全省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召开
市残联荣获“全省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本报讯(记者赵改玲、贾定兴)8月11日,全省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在郑州召开。会上,表彰了50个全省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和150名先进个人(自强模范)。其中,市残联被授予“全省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我市张利前、赵靖、许佳佳、景刚、石杜鹃等5名同志被授予“全省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这既是对我市残疾人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我市残疾人事业持续发展的激励与鞭策。
近年来,市残联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锚定“单项工作争第一、整体工作创先进、特色工作树典范”的总目标,改革创新、务实进取,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残疾人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持续增强。
精准康复再上新台阶。依托市残疾人康复大楼投入使用,全面优化整合医疗、教育等资源,设置融合教育、听力语言康复、医疗康复、职业康复、辅助器具适配五大功能区,一站式解决各类残疾人康复、入托、入学等问题,填补我市残疾人康复教育工作空白,2024年成功加入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医联体成员单位。
培训就业取得新进展。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技能照亮前程”行动,采取“订单式”培训,“送培进乡、送技入村”将技能课堂开到群众“家门口”,依托产业园区、综合商场、集贸市场等,建设残疾人零工驿站32个,打造市、县、乡、村四级就业服务网络。目前,全市共有省级残疾人就业帮扶基地6家、市级就业帮扶基地21家,每年可新增安置500余名残疾人就业。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落实分层分类的残疾人社会救助政策,将718户“三类”残疾人家庭全部落实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继续实施困难残疾人“两项补贴”、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阳光家园”计划、免费办理困难残疾人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等民生项目,筑牢残疾人社会保障底线,改善残疾人群体生活品质。
扶残助残形成新风尚。利用“全国助残日”“残疾预防日”“国际残疾人日”“爱耳日”等重大节日,开展爱心物资捐赠、残疾人普法和政策宣传、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和大型义诊等宣传活动;组织开展残疾人文化进家庭“五个一”暨“书香焦作”爱心伴读进校园、进机构、进家庭,“阳光特奥 融合共享”趣味运动会以及残疾人文化周等活动;充分发挥报纸、新媒体等平台作用,大力推进残疾人宣传文化工作,为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残疾人事业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市残联党组书记陈富山说,将以此次表彰为契机,锚定“两高四着力”,坚持“四个聚焦”,持续推进“三十工程”,不断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让残疾人在共享共建中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