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8月13日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通知

进一步优化土地征收与报批流程

本报讯(记者张苗)近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改进土地征收程序提高用地报批质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推出优化措施提升土地征收与用地报批工作,旨在落实“以最优服务保障项目提速”要求,同时规范征收行为,切实保障被征地群众合法权益。

健全“三大机制”,夯实依法征收基础。通知明确通过健全机制筑牢征地工作的合规性根基。其中,征地会商报告机制要求各县(市、区)政府定期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及时跟踪处理合理诉求,减少信息公开、行政复议及行政诉讼等情况的发生;乡村宣讲培训机制将由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和业务骨干深入乡村,开展征地政策宣讲与法律知识、权益保护培训,并借助村广播、宣传栏等载体普及政策,增强群众对征收工作的理解与认同;责任划分追究机制则要求各地制定征地责任清单,明晰各方职责,对违法征地造成后果的,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

优化征收流程,推动各环节高效衔接。在征地程序优化上,多项“提前化”“并行化”举措成为亮点。项目选址确定后,提前开展勘测定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方案编制、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拟定等技术性工作,确保预公告发布后无缝衔接法定程序;勘测定界完成后,提前测算并筹措征地补偿安置、社会保障、耕地占补平衡等各类报批费用,保障流程顺利推进。

同时,推行征前程序并行推进,预公告发布后同步开展土地现状调查及结果公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意见征求与论证,原则上在预公告结束时完成风险评估专家评审及备案。此外,明确县级以上政府为征地预公告、补偿安置方案公告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责任主体,乡镇(街道)可受委托承担具体事务;并细化预公告10个工作日、土地现状调查结果公示5个工作日等时限要求,确保程序合规高效。

聚焦质效提升,强化报批全链条保障。为提高组卷报批质效,通知提出利用重构的建设用地审查报批系统,变“先组卷后审查”为“边组卷边审查”,实现“录入即合格、生成即符合”;规范用地组卷工作,定期梳理常见问题与隐患,细化操作细则;落实限时审查,省级审批报件限时2个工作日反馈意见,市级审批报件科室会审限时为2个工作日,县(市、区)自然资源部门应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补正上报。

此外,通知明确,征前工作至省自然资源厅受理完毕时限不超过75天,最长不超100天,超120天则退回重组;分类处置违法用地问题,简化部分情形处理流程。同时,建立质效考核制度,将报件补正效率、行政纠纷情况等纳入年终考核,并强化“提前服务、限时办理”机制,助力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在“四高四争先”中实现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