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8月13日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筑牢地灾安全堤坝 全力应对“七下八上”
本报讯(记者张苗)当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又逢暑期出行高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针对地质灾害易发多发、景区山区人流车流密集引发的安全风险,主动作为、精准施策,通过压实责任、强化排查、精准预警、技术护航等举措,筑牢地质灾害防治安全网,全力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责任再压实,思想不松懈。继自然资源部“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调度会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迅速组织再动员、再部署,要求各级自然资源部门深刻认识地质灾害隐蔽性、复杂性、突发性、破坏性的特点,坚决杜绝麻痹侥幸心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压实政府主体责任和相关部门防灾责任,细化实化地质灾害防范应对措施,确保防灾责任无死角。
排查再深入,隐患早清除。在对全市87处已知地质灾害隐患点强化监测的同时,该局聚焦重点区域开展全面排查,紧盯重要交通沿线、沿山道路边坡、在建工地及临时工棚、水利设施周边、热门景区等易发生险情的部位,逐一排查风险。截至目前,累计排查3400余点次,投入人员1700余人次,排查出7处地质灾害易发区施工工地,为后续整治提供了精准指向。
预警再精准,响应更及时。“预警信息就是命令。”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加强与气象、应急管理部门的联合会商,及时研判风险,发布3期地质灾害气象黄色预警。通过手机短信、微信工作群、政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将预警信息第一时间推送至相关单位、基层责任人及受影响群众,累计发送提醒近400条,确保预警信息“叫应”到位、响应及时,形成“预警—传递—处置”完整闭环。
技术再强化,支撑更有力。为增强地质灾害防治专业性,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与河南省第二地质矿产调查院有限公司、河南省资源环境调查三院有限公司建立技术合作,选派33名技术专家驻守各县(市、区),提供现场指导和技术支持。同时,联合市交通运输、应急管理部门,邀请专业人员为沿太行高速公路沿线地质灾害防治开展专题培训,提升一线人员的风险识别和应急处置能力,以专业力量夯实防控基础。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持续绷紧防范之弦,把各项措施抓细抓实,全力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牢汛期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