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8月14日

解放区民生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守护失能老人 让关爱与尊重同行

本报记者 朱颖江

人上了年纪,难免被病痛困扰。失能老人作为社会老龄化进程中备受关注的群体,因生理、心理或认知功能障碍,在日常生活中无法独立完成基本活动,需要长期照护。近年来,解放区民生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勇担社会责任,持续关心关爱辖区失能老人,组织专业医护团队开展上门服务,为失能老人提供精准医疗支持,用专业技能减轻老人痛苦,用贴心服务守护老人晚年尊严。

精心筹备 敲门问诊

老人为何会失能?他们究竟需要哪些针对性的医疗服务?为了让辖区失能老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解放区民生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率先启动“敲门问诊”行动,安排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逐户走访辖区失能老人。走访过程中,医护人员耐心询问老人的患病历程、当前身体状况及用药情况,细致记录每位老人的病因特点、康复需求和医疗痛点,为后续精准服务打下基础。

在全面掌握辖区失能群体基本情况后,该中心迅速梳理汇总信息,结合老人疾病类型和护理需求,精心抽调副主任医生、主治医师、专科护士等骨干力量,组建起一支专业过硬的家庭医生服务队。服务队成员提前熟悉每位老人的健康档案,针对性制订上门服务方案,确保诊疗服务精准对接老人需求。

为保障上门服务的专业性和全面性,该中心精心筹备物资:不仅配备了血压计、血糖仪、心电图机等常用诊疗设备,还根据失能老人常见的健康问题,精准调配治疗心脑血管病、内分泌疾病等慢性病的常用药物,同时备足护理垫、消毒用品等护理物资,为老人提供基础护理支持。从团队组建到物资筹备,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对失能老人的贴心关怀,把专业医疗服务送到老人身边。

送医到家 健康守护

辖区78岁的张大爷因脑中风导致偏瘫,长期卧床休养。由于子女工作繁忙,老人就医成了不小的难题。8月11日,该中心家庭医生服务队上门巡诊时,发现张大爷正受头晕不适困扰。医生仔细检查后,判断症状由血压波动引起,当即调整用药方案,并耐心叮嘱家属注意老人的饮食搭配与日常护理要点。护士为老人完成翻身、按摩后,还手把手向家属传授卧床患者照护技巧:“勤翻身、勤按摩能有效预防褥疮,定期给老人叩背还能减少肺部感染风险。”

该中心家庭医生服务队坚持定期走访辖区失能老人,每到一户都细致询问老人的身体状况、日常饮食及用药情况,现场为他们测量血压、血糖,检查心肺功能等,通过检查及时发现健康问题,让老人能尽早接受规范诊疗。

辖区居民李奶奶患有糖尿病,因年事已高行动不便,近期血糖控制不佳,忽高忽低的数值让她精神状态日渐萎靡。该中心家庭医生根据李奶奶的身体现状,为她制订了个性化用药方案和简易运动计划,还指导家属如何协助老人开展运动训练以改善肢体活动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科学调理与坚持训练,李奶奶的血糖逐渐趋于稳定,精神状态也明显好转。

医者担当 收获赞誉

解放区民生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心全意服务辖区失能老人的做法,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评。民生社区相关负责人在谈及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时,语气中满是赞许:“卫生服务中心上门送医的服务非常好,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失能老人就医难的问题,老人们在熟悉的环境中接受治疗,还维护了他们的生活尊严,让社区的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这种对老人尊严的守护,深深印在每一次上门服务中,也被失能老人的家属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许多家属纷纷向该中心送来感谢信,字里行间满是真挚的感激之情。

该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失能老人提供上门服务不仅是中心践行社会责任的体现,更是对“让每位老人有尊严地生活”这一理念的坚守。该中心已经将这项服务常态化、制度化,从优化服务流程、加强医护人员培训,到根据老人需求制订个性化服务方案,每一个细节都倾注着对失能老人的关怀,让失能老人在医疗护理中感受到尊重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