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8月14日
这国泰民安,如你们所愿
尊敬的先辈们:
见字如面。
此刻我握着一支钢笔,笔尖悬在纸上,忽然想起1937年的你们或许正握着步枪。那年七月,卢沟桥的枪声划破夜空,你们中有人放下锄头拿起枪,有人告别妻儿踏征程,从此把“家国”二字刻进了枪膛与炮火里。今天,我想和你们说说那些关于“精神”的故事——那些你们用鲜血浇灌的种子,如今已在新时代结出了果实。
记得历史书上写,1937年上海四行仓库的保卫战里,谢晋元团长带着800壮士死守阵地,日军的炮弹炸碎了墙体,战士们就用身体堵住缺口。有名叫陈树生的士兵,身上捆满手榴弹从六楼跳下,与敌人同归于尽。那时的你们,一定深谙“不畏强暴”四个字的重量吧?它不是一句口号,是明知不敌却仍要亮剑的决绝,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骨气。
这股骨气,我们替你们接过来了。云南独龙江乡的老县长高德荣,带着乡亲们在悬崖上凿路,用了30多年把不通公路的“孤岛”变成了小康村。有人问他:“悬崖峭壁上修路,命都快搭上了,值得吗?”他说:“当年红军爬雪山过草地,比这难多了。他们能为国家拼,我们为啥不能为家乡拼?”我忽然懂了,虽然现在战场变了,但“不畏强暴”的精神没变,它成了我们向难题宣战的勇气。
你们常说“百折不挠”。我在网上见过一件褪色的蓝布衫,是1937年一名叫赵一曼的女战士留下的。她被捕后受尽酷刑,却始终没吐露半个字,在狱中写下“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这种在绝境中不低头的韧劲,如今长在了“大国工匠”身上。航天工程师带领团队研发卫星导航系统,失败了上百次,最困难的时候,办公室的灯整夜亮着,墙上贴满了演算公式。他说:“当年先烈们用血肉之躯搭起防线,我们就得用智慧和毅力打破技术垄断。”现在,我们的北斗系统早已覆盖全球,那些深夜里的苦熬,不正是对“百折不挠”最好的注解吗?
还有“团结一心”。1937年,无论是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游击战,还是工人捐出的铜板、学生街头的呐喊,中国人拧成了一股绳。在河南面临暴雨的时候,陌生人在洪水里互救,外卖小哥蹬着三轮车转运病人,企业连夜送来救援物资——那种不分你我、共渡难关的样子,多像当年你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模样啊!原来,“团结”从不是过去时,它是刻在民族骨子里的基因。
先辈们,你们当年浴血奋战,一定盼着“后世不闻硝烟”吧?现在,和平真的来了。之前在去卢沟桥的时候,有个小女孩指着石狮问:“妈妈,这里以前打仗吗?”她的妈妈告诉她:“打过,但现在不打了,因为很多爷爷伯伯用生命把坏人赶跑了。”
1937年战地医院的一名护士在日记里写着:“今日救下一名小战士,才16岁,腿伤严重却喊着‘我要回去打仗’。若有来生,愿他生于太平年。”她没能等到太平年,但那位小战士如果还在,应该能看到今天的中国:高铁穿过他曾守卫的山河,孩子们在他没能读完书的年纪走进学堂……
纸短情长,道不尽千言万语。我只想告诉你们:你们当年坚守的精神,我们从未丢失;你们期盼的和平盛世,我们正在守护。这人间烟火,这国泰民安,如你们所愿。
此致
敬礼!
安心
2025年7月31日
(安心,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指导老师:谢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