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8月18日

“生活稳得住、长远能致富”

——看沁阳市王曲乡如何实现从帮扶到帮富的双向奔赴

见习记者 郭皓月

本报通讯员 赵敏杰 贾庆林

8月7日上午,沁阳市王曲乡张武作村,村民张嘎在自家田里忙着将采摘下的西瓜装车运输。“我要把这车西瓜送到乡里,顺道提出退保申请,把低保名额让给更需要的人。”张嘎朴实的话里透着真诚与感激。

张嘎为啥送西瓜?又为啥退出低保?

张嘎身有残疾,多年前又突发脑梗,家中失去了主要劳动力,生活的重担压得他喘不过气。去年冬天,他种植了14亩白菜,正当收获之时却因意外住进了医院,眼看着白菜就要滞销、腐烂,心里如同火烧。

“看着辛苦种的白菜卖不出去,真愁人!”无奈之下,张嘎的母亲拨通了乡里的帮扶电话,并在乡党委书记王凌雁的协调下,全力帮助其解决了问题。乡里组织客商采购了这批白菜,让张嘎家避免了经济损失,一家人倍感温暖。

帮扶村民不止于“救急”。长远的帮扶既要解决当下困难,更要铺就长远生计路。

该乡统筹安排,针对张嘎的病情,组织村里的家庭医生定期上门问诊;落实低保政策,为其全家兜底基本生活;协助申请“雨露计划”相关资助,缓解孩子上学压力。

在乡里的全方位帮扶下,张嘎家的日子渐渐有了起色。今年5月份,张嘎主动向村里提出退出低保,把享受政策的机会留给更需要的人。为了表示感谢,张嘎特意往乡里送去了500多公斤西瓜。

张嘎用实际行动证明,走出困境既要靠政策扶持,更要靠自身奋斗。乡里收下了西瓜和张嘎的情谊,但支付了西瓜的费用。

从帮扶到致富,为了让困难群众“生活稳得住、长远能致富”,王曲乡建立完善了帮扶机制,组织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村两委干部等定期进村入户,摸清生活困难村民信息,建立就业稳岗台账;帮扶责任人与分包户固定于“周二蹲点日”面对面沟通,动态跟进帮扶工作,及时调整帮扶措施;开展就业技能等培训,着力提升生活困难群众的就业竞争力。

“我们要继续加大困难群众帮扶力度,凝聚多方合力,扎实推进稳就业、促增收,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道路越走越宽。”王凌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