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8月18日

世说新语

规则之外岂能“见缝插针”

□筠 溪

现在许多面馆都有“不够吃可续面”服务,满足了“大胃王”的用餐需求。然而,最近“一碗面组团续”的风波在网上炸了锅,剧情一再反转,大有越炒越热之势。

还原“最初”现场。两个大人带五个孩子进店用餐仅点一碗面。由于该店有“免费续面”活动,这家人在第三次续面时遭到店家拒绝,双方处在各自立场争执不下,食客通过团购平台给差评,店家上传视频寻公道,在流量这把“双刃剑”下没有赢家。

“面馆不是做慈善,续两次面已是仁至义尽!”“如果人人都这么干,商家直接倒闭算了!”“薅羊毛也要有底线,这给孩子示范了什么价值观?”事件发酵初期,支持饭店老板的声音是主旋律。然而随着网友多视角解读,饭店老板的人设也面临崩塌的风险,不少网友认可“续面女子”的行为逻辑,认为饭店并没写“仅单人次续面”等限制性条目,其行为是在维护自身权益。

此事陷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罗生门”,其矛盾起点在于商家促销活动文字表述的模糊性,让“无限续面”变得有据可依,随后才衍生出一连串“剧情”。规则与情理、道德与法律,生活中经常上演“矛盾剧”,很难说得清、道得明,给出一个“绝对正义”的答案。即使法律法规遇到现实生活中的复杂情况,也有触及不到的细节,何况饭店老板更难做出“免费续面”的滴水不漏“锦绣文章”。

规则之外尚有情理,岂能“见缝插针”绝对利己。生活中,人们的言行要遵循公序良俗,很多事都有个约定俗成,把握好尺度是关键,如果动辄以规则为剑、用逻辑维权,人与人的交往岂不乱套了?回过头说“七人同续一碗面”,虽然事儿不大,却能折射部分人“处处皆可薅羊毛”的心态。另一方面,网友深挖饭店老板“耍聪明”的过往史,认为此事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蓄意制造热点蹭流量。从目前事态发展看,双方都有“巧”借平台和规则之力达到某种目的的意图。

类似事件并不少见。前些日子,一名女子数次拨打某地政务便民服务热线,促使环卫工人在高温下从8吨垃圾中帮其找回了不慎丢失的电话手表。“该不该”“值不值”,一时间引发网友铺天盖地的质疑——服务游客的底线在哪里?助人为乐如何兼顾环卫工人的权益?

规则之外岂能“见缝插针”。一些人以自我为中心,利用平台、活动、规则的漏洞,滥用投诉等权利,损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甚至浪费了大量行政资源。这样的行为虽然上升不到法律裁定的层面,但起码也要经得起公序良俗的检验,“利己而不损人”的底线不该轻易破防。

这类事件值得思考的细节有很多,但无论事件如何反转,广大网友的持续关注与善意讨论都有助于公众更加平和理性地对待问题和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