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8月19日

马村区:法治护航让企业敢闯敢干

本报讯(记者刘旭)8月16日上午,在马村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一边,值班律师耐心接待有需求的企业代表与职工,专业解答合同纠纷、权益保障等法律问题;另一边,由资深律师组成的服务团刚结束对辖区一家科技公司的“法治体检”,笔记本上记录着合同风险、合规漏洞等问题。这忙碌有序的一幕,正是马村区用心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生动注脚。今年以来,该区聚焦企业发展需求,以规范涉企检查破题、法治体检护航、普法宣传赋能,精准有力打好“法治组合拳”,为企业卸下负担、提振信心,助力市场主体稳步成长。

该区高位推动涉企执法规范化建设,成立由区司法局牵头的专项工作专班,构建“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抓落实、层层压实责任”工作格局。先后印发《马村区开展整治违规异地执法、趋利性执法以及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等问题的实施方案》《马村区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专项行动方案》等文件,为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行为提供清晰指引。

行政执法“四张清单”的落实更见力度。2023年以来,全区办理不予处罚案件24件、从轻处罚28项、减轻处罚54项、不予强制2项,累计为企业减免处罚金额121.3万元。刚柔并济的执法方式,既守住了法治公平的底线,又传递了政策帮扶的暖意,让企业感受到“执法不是找麻烦,而是护发展”。

“多亏律师团发现合同漏洞,帮我们避免了损失。”近日,辖区一家建材公司负责人拿着“法治体检”报告连连点赞。区司法局组建专业律师服务团,深入重点民营企业开展定制化“法治体检”。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法律咨询等方式,全面掌握企业生产经营和依法治理状况,精准识别法律需求与风险点。

今年以来,律师服务团通过出具详细体检报告、发出风险告知书等,不仅帮企业堵塞制度漏洞,还协助完善内部治理体系,为企业健康发展筑起一道坚实的法律“防火墙”。

“签采购合同时,一定要明确违约责任条款,避免口头承诺;招聘员工时,劳动合同要包含社会保险、工作时间等核心内容……”日前,在区司法局开展的“送法进企业”活动现场,律师结合真实案例的讲解,让现场企业家和员工频频点头。

该区摒弃“大水漫灌”式普法,创新“精准滴灌”模式:聚焦企业在合同签订、劳动用工、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高频需求,针对性开展“送法进企业”“法律护航企业家”等活动;在活动现场设立法律咨询台,由律师“一对一”解答企业疑问,真正做到“企业需要什么就普及什么”。今年以来,该区已组织企业座谈会13场,深入企业开展普法宣传13次,解答法律咨询38个,发放宣传品600余份,有效增强了企业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为企业发展营造了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没想到市场里的仲裁站3天就帮我们解决了货款纠纷。”不久前,在万邦焦作国际农产品批发市场,商户宋女士对新设的仲裁服务站点赞不已。这是该区构建多元解纷体系的一个缩影。

——人民调解“高效调”:法律工作者、行业专家组成调解队,专治合同争议、货款纠纷等“常见病”,让矛盾在协商中化解。

——法律援助“加速办”: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农民工开通“绿色通道”,简化流程、特事特办,让维权者少跑路。

——市场纠纷“协同解”:市区联动在万邦焦作国际农产品批发市场设立仲裁服务站,创新“仲裁主导、部门联动、街道协同、商户参与”机制,打造市场纠纷多元共治新格局。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也是企业敢闯敢干的最大底气。如今的马村区,从规范执法到送法服务,从精准普法到高效解纷,每一项法治举措都紧扣企业发展痛点、难点,为市场主体撑起了“保护伞”、铺设了“快车道”。该区将持续深化法治营商环境建设,以更精准的服务、更有力的保障,让企业在公平透明的法治环境中轻装上阵、大胆创新,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活力与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