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8月19日
屈保国:真心为民打造幸福社区
屈保国(左)在走访辖区商户。 本报记者 杜挺勇 摄
本报记者 杜挺勇
在武陟县龙源街道东仲许社区,总有个忙碌的身影穿梭在楼栋间,关心着群众的大小事。他是居民口中的“好书记”,是群众信赖的“贴心人”,也是基层治理的“创新者”。
他,就是该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屈保国。
屈保国多年来扎根基层,没有豪言壮语,不图轰轰烈烈,但心里始终装着群众,他用最实在的行动为大家服务、替百姓解忧。
如今,走进社区大食堂,总能看到老人们围坐在一起,享受热气腾腾的餐食。“三餐荤素搭配,顿顿不重样,一天才收8元钱。家门口能有这样的食堂,屈书记可没少操心。”提起家门口的便利,老人们忍不住称赞。
为解决独居老人、困难老人的就餐问题,屈保国积极谋划,推进开设社区大食堂。他一边走访倾听居民就餐意见,一边积极奔走寻求社会资助,目的是既要保障饭菜品质,又要尽量帮居民省钱。食堂建设时,他更是天天守在现场,整体布局、细节设计、食材供应等都一一严格把关。
老人就餐难解决了,孩子的照料问题怎么办?屈保国走访时发现,很多家庭存在孩子放学后无人照看的情况。他不等不靠,积极协调资源,在社区设置儿童之家,配备图书、益智玩具和学习用品。建立儿童之家不是做样子,要运营好才能真正方便群众。屈保国又多方沟通,组织志愿者规范开展服务,包括作业辅导、手工制作、科普讲座等。儿童之家运营后,不仅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还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安全的成长环境。
很多居民工作忙,下班晚,到社区办理事务不方便。屈保国就和社区其他工作人员商讨,拿出方案,推行延时服务。他首先给自己多排班,为居民提供贴心服务。
为给外卖骑手提供一个温暖港湾,屈保国在社区推进打造暖心驿站。驿站配备空调、饮水机、充电设备、休息桌椅等设施,让骑手们在忙碌的工作间隙能有地方喝口水、充充电、歇歇脚。
“以前送餐累了都不知道去哪休息,现在有了这个暖心驿站,就像有了家一样,特别方便。”外卖骑手都有类似感悟。
屈保国知道,这样的服务能实现双赢。一方面为骑手们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可激活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治理潜力。在暖心驿站的基础上,社区在街道支持下创新开发“龙骑先锋”小程序。如今,以随手拍功能为抓手,骑手们随时向社区反映发现的飞线充电、乱堆杂物等问题,搭建起全民参与的治理新平台。
尽心尽力为群众服务,屈保国在社区建立了特殊威信。邻里之间难免会有磕磕碰碰,无论是因为琐事争吵,还是对社区事务存在分歧,居民都喜欢找他“评理”。屈保国也送出服务承诺,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耐心处理。
屈保国总说,调解矛盾纠纷,他也没什么法宝,只是认真倾听双方诉求,有公正、平和的态度以及不怕麻烦的心态。曾经,辖区某小区一些业主和开发商因经济纠纷引发矛盾,矛盾涉及问题复杂,处理起来很麻烦。关键时刻,屈保国扛起担子,分头倾听意见,查阅大量资料,提出多套解决方案。他忙活3天,使分歧一点点化解,问题最终得到彻底解决。他的努力,也得到了居民和物业方面的高度认可。事后,居民专程送来一面写着“真心为民 排忧解难”的锦旗,表达对屈保国的感激之情。
居民们记得,在汛期、假期等需要加强安全防范的时候,是屈保国拿着大喇叭在小区奔走提醒;面对供暖难题,是屈保国连续驻守现场,不断组织供暖公司、居民代表等召开议事会推动顺利供暖;面对部分楼院基础设施薄弱等现实困难,是屈保国带领社区工作人员深入走访调研,找准症结,一个个解决。
居民们还记得,多少次,屈保国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顶着烈日清扫垃圾、排查高层楼院消防安全、开展宣传活动。特别是重阳节、春节等重要节日,他和志愿者一起慰问孤寡老人和困难家庭,开展帮扶活动,营造“孝老爱亲”的社区氛围。
屈保国以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践行担当,用对社区工作的热忱与对居民的深厚情谊,生动诠释了基层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更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不忘初心、扎根一线、服务群众的价值底色,为基层治理实践注入温暖而持久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