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8月19日
文明实践遍地开花
——焦作市2025年优秀项目展示交流活动侧记
本报记者 段美如
近日,焦作地理信息产业园圆形报告厅内,焦作市2025年优秀文明实践项目展示交流活动正在进行。来自各县(市、区)的16个项目负责人化身“演说家”,通过图文、短视频等形式,讲述着红色传承、文化惠民、民生服务的生动故事。这场“文明实践的盛宴”,勾勒着怀川大地向上向善的鲜活图景。
红色基因的传承在创新中焕发活力。山阳区“三代红声嘹亮”项目让老党员讲革命故事、青年党员谈奋斗历程、少年儿童唱红色歌曲,红色教育从课堂延伸至家庭;温县“赤焰华章”用情景剧、“红色剧本杀”吸引年轻人。
文化惠民的舞台上,传统与现代碰撞出别样火花。修武县“文化惠民暖民心”项目中,剪纸艺人与街舞少年同台展演,镂空纹样与动感舞姿赢得满堂彩;孟州市“澄泥砚‘手’护人”项目的“火中取宝”技艺演示震撼全场,这项千年技艺已培养200余名青少年传承人。
民生服务的温度藏在细节里。高新区“虫虫空间站”通过昆虫观察疗法,帮助28名自闭症儿童提升社交能力;博爱县“守望暮晓”构建的“智能手环+志愿者巡逻”防护网,已助多名走失老人安全回家。未成年人保护同样亮眼:解放区“逐光少年”在8所学校设“心灵驿站”,修武县“家长大课堂”的“育儿微剧场”满意度达98%。
移风易俗的创新实践更让文明新风浸润城乡。武陟县“孝亲敬老三招”将传统孝道转化为“每日问候、每周陪伴、每月聚餐”行动指南,2000余户家庭参与;中站区“山里红”项目通过“红白理事会”代办和“文明积分”兑换,让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成为自觉;孟州“梅花缘”公益红娘促成126对青年成婚,有效遏制高价彩礼。
从红色基因传承到特殊群体帮扶,从文化惠民服务到移风易俗实践,一个个文明实践项目,用“小故事”讲述“大道理”,用“土办法”传播“新思想”,用“金点子”助推“新发展”,让文明实践有思想内涵、有价值导向、有情感温度。
项目展示交流结束后,专家评审团从创新性、可推广性等方面着眼,逐一对项目进行点评指导,并就交流项目的目标定位、特色亮点、内容形式等方面提出改进意见建议。
此次活动是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项目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培育和挖掘优秀项目、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有效方式。随着优秀项目在全市的推广,文明实践的种子正在怀川大地生根发芽,结出丰硕的民生幸福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