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8月20日
武陟县人大常委会:
“三点发力”激活民企新引擎
本报记者 杜 玲
本报通讯员 崔文慧
今年年初以来,为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和省、市、县工作要求,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宣传贯彻实施,武陟县人大常委会发挥人大职能作用,聚焦关键环节,创新性推出三项核心举措,精准赋能县域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深耕代表“联系点”
架起政企“连心桥”
武陟县人大常委会创新设立3个“企业界人大代表联系点”,畅通政企沟通渠道。
深学细研汇智聚力。在联系点组织专题座谈会,县领导与企业界代表、职能部门负责人等50余人共话发展,围绕民营经济促进法及行业痛点难点深入探讨,整理15条高质量建议转交政府办理。
“沉浸式”纾困解难。组织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开展“沉浸式企业大走访”,每人定点联系10家企业,深入一线“结对子、交朋友、解难题”,构建起多方联动的助企纾困机制。
刚性评议倒逼服务。依托15个乡镇(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组织近千名四级人大代表开展民主评议基层站(所)活动。每年年中、年末各评议一次,评优树先、督改落后,对连续两次落后的站(所)通报批评、重点管理,以刚性监督倒逼服务效能提升。
点亮营商“监测点”
疏通发展“中梗阻”
武陟县人大常委会精准施策,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制度保障“宁静生产”。推动出台并监督实施《武陟县工业企业“宁静日”制度实施细则》,明确每月为企业设定25天无干扰生产期,保障企业安心经营。
靶向监督压实责任。对生态环境、市场监管、发展改革委等关键部门开展专题询问,推行“靶向监督—精准反馈—闭环整改”模式,压实部门监管服务责任,传递政府优化环境决心。
直通诉求高效解难。在10家人大代表所在企业设立“营商环境监测点”,开通“意见建议直通车”。截至目前,各监测点共收集涉企用工、用地、融资等问题建议89条,高效办结86条。西陶镇监测点创新设立“土地超市”“金融超市”等平台,今年引进企业8家,协助企业新增贷款9700万元,成为疏解企业困难的“及时雨”。
筑牢法企“护航点”
织密法治“防护网”
武陟县人大常委会打出“法治护航”组合拳,营造稳定公平透明法治环境。
普法宣传浸润人心。利用人大主题公园、法治步道等阵地,武陟县人大常委会广泛开展民法典、民营经济促进法等普法宣传,增强企业知法守法用法意识。
多元解纷降低成本,推动建立诉前调解机制,促进公检法司协同发力。县司法局组织“四支队伍进企业”开展“法治体检”,化解涉企纠纷36起;县检察院设立“检察护企”窗口,建立涉企案件“绿色通道”,审查逮捕涉企案件5件5人,追赃挽损5.64万元,清理“挂案”65件;县法院推行“便企·诉速立”机制,上半年审结涉企民事案件2092件,执行到位1.28亿元;县公安局开展涉企犯罪专项治理,排查整改问题121个,坚持“办案不扰企、维权不缺位”。
从政策落地生根到纠纷高效化解、从权益坚实维护到环境持续优化,武陟县人大常委会正以全方位的法治保障和服务举措,让民营企业在高质量发展沃土安心经营、茁壮成长,共同擘画县域经济蓬勃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