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8月20日
焦作市纪委监委:严查诬告陷害 为干事者撑腰鼓劲
本报记者 闫海波
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强调,加强诬告行为治理,对失实检举控告及时予以澄清,向诬告者亮剑、为干事者撑腰。
近年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推动构建严惩诬告陷害、及时澄清正名、暖心回访教育工作闭环,依规依纪依法维护党员干部合法权益,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着力营造“为担当者担当,为尽责者负责,为探路者护航,让有为者有位”的良好氛围。
抓实专项行动 严惩诬告陷害
“这是严禁诬告陷害告知书,请您认真阅读并签字……”在焦作市纪委监委信访室,工作人员正对来访群众进行访前告知。
只见告知书上第一条就明确写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七十三条规定,控告人、检举人、证人捏造事实诬告陷害监察对象的,依法予以处理。
告知来访者注意事项,引导群众依法理性反映问题,是焦作市纪委监委从源头预防误告、错告、诬告等情况发生的一项具体举措。
近年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惩治诬告陷害行为的关口前移,在信访举报中心滚动播放惩治诬告陷害相关制度规定和案例宣传视频,制作信访举报诬告陷害告知书,明确信访人权利、义务、法律责任及诬告陷害行为具体情形,并向每一名来访人发放告知,进一步规范信访举报秩序,旗帜鲜明向诬告陷害者亮明态度。
“诬告陷害行为不仅严重干扰信访举报秩序,浪费执纪执法资源,污染社会风气,更会极大挫伤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焦作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说。
今年以来,焦作市纪委监委认真贯彻落实省纪委监委部署要求,持续深入开展惩治诬告陷害行为专项行动,联合组织、公安、司法、审计、信访等部门加强信息沟通和协作配合,建立诬告陷害问题线索移送、办理结果反馈等机制,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同时,通过媒体、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加强宣传,对查处的典型案例进行公开通报曝光,持续营造浓厚氛围,充分释放“诬告陷害必有代价”的强烈信号。
为拓宽问题线索来源,沁阳市纪委监委联合该市公安局、检察院发布《关于发布惩治诬告陷害行为监督举报方式的公告》,建立线索即时对接机制,实行线索专人登记、专项台账、动态管理。孟州市纪委监委全面起底涉及党员干部、公职人员的信访举报问题线索,重点筛查重复异常举报件和已查否件,分析研判举报人的动机、目的和可查性,精准锁定涉嫌诬告陷害的问题线索。博爱县纪委监委在查实线索的基础上,为涉嫌诬告陷害的案件开通绿色通道,实行“一案一策”、专人专办,快速处置。
及时澄清正名 为干事者撑腰
近日,武陟县纪委监委在该县法院召开澄清正名工作会,对涉及该院干部田某权钱交易、枉法裁判等问题的不实举报予以公开澄清,让田某解开心结、如释重负。
此前,在该县法院一起案件审判中,当事人张某某因对判决结果不满,遂多次对该院干部田某进行不实举报。经查,张某某所举报的问题均不属实,最终其也受到相应处罚。
及时为受到诬告陷害的党员干部澄清正名,是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严管厚爱、激励担当作为的重要举措。焦作市纪委监委制定出台《焦作市纪委监委关于惩治诬告陷害行为和开展澄清正名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暂行办法》,对适用情形、启动程序、澄清方式等方面提出具体化要求,通过完善制度机制,确保澄清正名工作职责清晰、权责明确、精准高效。修武县纪委监委坚持“审慎规范、应澄尽澄”的原则,研究制定《常态化澄清正名操作指引》,建立“申请—沟通—研究—宣布—反馈”五步流程,构建起全周期闭环管理模式。
为扎实做好澄清正名工作,焦作市纪委监委建立集体研判机制,经严格评估后认为符合澄清条件的,及时启动澄清程序。坚持澄清失实具体问题、不对澄清对象作全面评价等原则,着力提升澄清正名工作的精准性。今年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为127名被诬告的党员领导干部进行澄清正名。
在澄清方式上,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按照“谁查办谁负责”原则,在统筹考虑澄清对象本人意愿、问题类型性质、影响程度范围等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所在部门行业领域政治生态,灵活采取书面澄清、当面澄清、会议澄清、通报澄清等方式,精准规范、审慎稳妥开展澄清正名工作,及时消除不良影响,最大限度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开展暖心回访 激励担当作为
“一开始我确实有点消沉沮丧,干什么都提不起劲,这次回访让我切实感受到了组织的温暖和关怀。”前不久,一名受到不实举报的党员干部面对回访的焦作市纪检监察干部感慨道。
如何让受到不实举报的干部卸下心理包袱、轻装前行?
焦作市纪委监委把常态化开展回访教育作为澄清正名“后半篇文章”的有力抓手,建立健全澄清工作暖心回访机制,根据受到不实举报干部的工作实际和特点,制订个性化回访方案,对其本人及所在单位开展“双向回访”,一方面回访其本人,了解思想认识及个人诉求;另一方面回访所在单位党组织,从侧面了解其具体表现和工作实绩,及时掌握在受到不实举报之后的心理和工作状态,形成“核查+澄清+回访”工作闭环,让受到不实举报的干部感受到来自组织的信任和关心,真正实现正名“宽心”、回访“暖心”。
温县纪委监委创新推行“澄清+回访”双轨并行机制,同步向信访举报人与澄清对象进行回访,做好答疑解惑、教育引导。武陟县纪委监委组织工作人员及时到澄清对象工作单位、家庭开展暖心回访,及时了解澄清对象的工作表现、思想认识等,为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撑腰鼓劲。
“访”掉思想包袱是开展好回访教育的第一步,如何“育”出干事激情才是关键所在。
为积极营造鼓励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良好氛围,焦作市纪委监委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改革创新激励干部担当有为容错纠错的实施办法》《关于进一步以纪检监察机关担当作为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若干措施》等制度,精准研判容错纠错适用情形,建立事项清单,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孟州市纪委监委制定容错纠错实施办法,明确7种不予容错免责和11种可以容错的情形,建立容错事项备案清单、研判会商制度,真正为干事者撑腰鼓劲。马村区纪委监委出台《激励担当作为的十二条措施》《容错纠错适用情形》,制定容错情形指引,明确15项容错纠错具体情形,对基层创新性举措、应急性措施及时备案背书。
“我们将坚持惩治诬告陷害与澄清正名并举,一手抓严惩诬告陷害匡正风气,一手抓澄清正名鼓励担当作为,从源头预防和减少诬告陷害类信访举报的发生,持续巩固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焦作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