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8月21日

温县住建:

让历史建筑焕发新活力

本报记者 张 璐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历史建筑则是不可再生的宝贵文化资源,是构成城市灵魂的重要载体。”近日,谈及历史建筑,温县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2018年,李玉林民居与李锡安民居被列入温县历史建筑名录,两座承载清代怀药商贸文化与传统建筑技艺的民居,迎来了系统性保护与活化利用。

相传清嘉庆年间,温县怀药乡间贸易兴盛,这两座民居的主人曾推着独轮车运送山药至广州,换回整车白银,还特请镖局随行保障安全。所获银两多用于营建宅邸,在长兄李林疏带领下,其弟李林茂、李林修、李林宗从清道光年间至咸丰年间,由东向西陆续建成四院四进式木板楼房,成为当时怀药商人财富与实力的见证。

两座民居的历史渊源与温县怀药的辉煌过往紧密相连,作为“四大怀药”核心产区,温县山药的品质早在古代便备受认可。明清时期,其因独特口感与品质成为皇宫贡品,更入选《神农本草经》,被记载为“以河南怀庆者良”,药效与价值得到权威印证,而两座民居也成为这一历史文化的实物载体。

从建筑特色来看,两座民居均位于北冷乡西南冷村,保留了清代硬山建筑风格。李玉林民居属单檐带阁楼硬山建筑,采用硬山顶、砖基土墙全楼板结构,现存街房、东厢房、上房、后两厢房及后上房,占地面积90.85平方米,街房与上房留存的三块砖雕保存完整,具有较高工艺价值;李锡安民居位于西南冷村九组,现存街房、两厢房、后两厢房,占地面积73.5平方米,同样在街房与上房保留了三块完整砖雕,建筑格局与装饰风格延续了同期地域特色。

温县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从两方面推进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工作:一是持续加大财政支持,积极申报省、市级专项保护资金,为民居修缮与保护提供坚实保障;二是将历史建筑文化纳入全县旅游体育文化工作整体布局,探索活化利用路径,强化历史建筑的“造血”功能,让这两座从清代走来的民居,在新时代重新苏醒、焕发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