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8月26日

“气管家”:守护万家烟火的城市温度

本报记者 高小豹

在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里,有这样一群“蓝焰守护者”——他们头顶烈日、脚踏热浪,用汗水丈量城市的每一寸燃气管网;他们以科技为翼、以服务为桥,让燃气服务从“线下跑”变为“码上办”。他们就是市城管局创新打造的“城市管家”服务矩阵中的“气管家”,这个团队不仅交出了令群众满意的民生答卷,更对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进行了生动的诠释。

“城市管理的核心是人,说到底是要让群众在街头巷尾的烟火气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与安心。”市城管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树亮在谈及“气管家”服务时,话语里透着对城市治理的深刻理解。

智慧赋能 让用气服务“触手可及”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市城管局以燃气服务为突破口,将科技基因注入民生保障。

今年以来,焦作中裕燃气公司启动大规模表具升级工程,计划将30068块居民IC卡表更换为物联网表,截至7月16日,已完成10282块。这项“硬件升级”不仅实现了用户端缴费“零跑腿”,更通过智能远传技术,让燃气数据实时传输、安全预警精准触达。

与此同时,“扫码办”小程序的上线,标志着燃气服务进入“指尖时代”。用户只需扫描专属二维码,即可完成历史账单查询、在线缴费、预约安检等10项功能,无须下载APP,真正实现“一键通办”。在山阳区新城街道建业公园里小区,工作人员现场演示操作流程时,居民张大爷握着工作人员的手感慨道:“以前跑营业厅排队,现在扫码就能查账单、看安检报告,真是太方便了。”

截至目前,“扫码办”已完成32705户的联码粘贴工作,年底前将覆盖18万用户。这种“技术+温度”的服务模式,正是我市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着力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要求的生动实践。

高温坚守 筑牢安全“铜墙铁壁”

7月的焦作,气温突破40摄氏度,但“气管家”们的巡检脚步从未停歇。在热浪蒸腾的街头巷尾,他们手持激光检测仪,一寸寸扫描户外管线;在高空架空管旁,汗水模糊了护目镜,却挡不住他们排查隐患的专注。这种高温下的坚守,源自对我市18万燃气用户的庄严承诺——设备灵敏捕捉、经验精准判断,让任何风险都无所遁形。

在建业公园里小区,工作人员搭建的便民服务台前围满了居民。尽管工装早已被汗水浸透,他们依然耐心地讲解《燃气安全用气指南》,用“勤检查、要通风、泄漏处置‘勿开关’”的口诀向群众传递安全知识。这种“面对面科普、手把手指导”的赋码行动,不仅让群众掌握了“扫码办”的使用方法,更将安全意识深植于心。

正如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的“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焦作城管人用脚步丈量责任,用汗水守护平安。

民生为本 书写服务“暖心篇章”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落实到焦作的实践中,就是要把‘城市管家’的服务触角延伸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杨树亮说。

从IC卡表到物联网表的跨越,从线下奔波到线上指尖的蜕变,背后是市城管局“用户至上”理念的坚守。这些事看似是技术升级,实则是城管部门对“民生无小事”的践行——群众觉得缴费麻烦,就打破“线下依赖”;老人用不好智能工具,就上门手把手教;高温天怕管线出问题,“气管家”就顶着烈日坚守一线。这些举措,说大是城市治理能力的提升,说小就是让老百姓拧开燃气灶时心里更踏实,无不与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牢牢兜住民生底线”的要求同频共振。

“‘气管家’不是孤例,而是焦作城市管理‘精细化’的一个缩影。”杨树亮说,“我们始终想着,城市管理不能只算‘大账’,更要算好群众的‘民生账’。服务民生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市城管局会继续牵好头,不仅让燃气服务更智能、更暖心,还要把这种‘靶向服务’的理念延伸到市容、环卫、市政等各个领域,让每一项管理措施都能接上地气、暖到人心,真正让焦作这座城市,既有‘面子’的整洁,更有‘里子’的温度,在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征程中,书写民生改善与城市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