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8月26日

丹水清流映山乡

本报记者 王爱红

本报通讯员 肖静薇

夏日的丹河,碧波荡漾,蜿蜒流过于庄、许湾、吴窑、下伏头、小东庄、郭顶等6个秀美的山村。为守护这片绿水青山,打造更洁净、更宜居的家园,博爱县许良镇聚焦山区特点,持续深化“清洁家园”行动,特别是在垃圾处理与河道保洁方面精准发力,取得显著成效。

针对暑期山区人流量激增、垃圾产生量加大的实际情况,该镇创新推出动态调整清运频次机制。清运作业不再固守常规,而是根据游客潮汐和人流高峰灵活错峰,大幅提升作业效率;创新“大车+小车”协同清运模式,在加密原有转运频次基础上,每周人流高峰时段增派大型垃圾压缩车转运一次,运力显著提升,清运更加高效。这一举措有效破解了垃圾桶满溢的难题,确保游客如织的村庄依然能保持整洁清爽的“高颜值”。同时,在人流密集区域和关键点位科学增设垃圾桶30余个,垃圾收集压力得到缓解,既方便村民和游客投放,又从源头改善了环境卫生面貌。

丹河是山乡的血脉,汛期安全与水质清洁至关重要。该镇持续加强河道日常管护力量,为丹河沿线山区村增设专职河道保洁6名,这些新力量全部到岗履职,并配备长柄夹、便携式打捞网等专业工具。他们与村干部、党员志愿者共同组成坚实的“护河队”,在严格落实河长制、明确分段包干责任到人的基础上,加密对河道、漫水桥的巡查频次,确保以月为单位实现责任河段巡查全覆盖;对发现的漂浮垃圾、淤积物等隐患,坚决做到“即现即清”,全力保障河道行洪畅通、水质清澈,筑牢汛期安全防线,让丹河碧水长流、青山常在。

在持续开展主次道路、房前屋后、沟渠林带深度清洁的基础上,该镇积极完善长效管理机制。交界区域治理成效通过“回头看”持续巩固,特别是组织开展的“随手拍”行动已深入山区各村,村民发现问题随手一拍,网格员立马行动,信息直达村镇,迅速形成“发现—交办—整改—反馈”闭环,高效处置问题,48小时内办结率达100%,真正实现了全民监督、快速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