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8月26日

织密服务“一张网” 联建绘就“幸福图”

——看高新区滨溪社区如何以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

本报记者 杜挺勇

在我市,有这样一个社区。成立仅两年多,在众多成熟社区中尚属“新生力量”,却能快速打破“磨合期”的平淡,收获居民口中“贴心又温暖”的口碑。

这就是高新区文苑街道滨溪社区。

这个“年轻”的社区,用实打实的治理成效,书写了“后起之秀”的成长答卷。探究其成功秘诀,正是紧紧抓住了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的前进方向。

以网格管理织密服务网络,让居民的诉求在小网格里得到快响应;以精准服务对接民生需求,从关爱老人到服务儿童,每一项举措都暖在居民心坎上;以党建联建凝聚多方合力,让社区服务既有温度更有广度。

强化党建引领,强调深度融合,滨溪社区才能在短短两年间,从“新成立”蜕变为“新标杆”,不仅有效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更为社区治理的创新实践提供了可借鉴经验。

夯实网格管理,筑牢治理根基

在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的道路上,社区网格化管理已经成为提升服务的关键路径。

这一点,滨溪社区的居民很有感悟。

7月初的一天,辖区居民刘女士向网格员求助,称楼上居民下夜班太晚,回家后发出噪声,影响休息。网格员马上和楼上居民联系,耐心进行沟通,又组织双方坐在一起,劝导邻里之间多理解、多体谅。“要不是网格员帮忙,一着急可能就会吵起来。”刘女士说。

小区有人乱停车,网格员配合物业人员加强劝导宣传。居民家中水管破裂,网格员找到维修人员帮忙解难题……

“社区在辖区科学划分7个网格,同时成立楼院微网格43个,推行‘一网统筹’工作模式,争取实现‘大事全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滨溪社区党支部书记崔莹说。

筑牢网格基础后,怎样发挥人员动能,促进网格功效实体化更是关键。

除了安排网格长与专职网格员外,滨溪社区还将党员、物业管家纳入网格进行管理,担任兼职网格员,及时收集小区问题,对群众需求快速作出响应,并广泛参与到政策法规宣传、邻里纠纷化解、环境卫生共建等社区治理中。

为了进一步充实网格服务力量,滨溪社区还充分发挥志愿动能,建立以网格为基础的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

以“居民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为切入点,组织辖区志愿者积极开展环境整治、便民服务、文艺演出、科普宣传等丰富多彩的为民志愿服务活动,致力于打造居民满意、环境优美、健康生活的和谐社区。

网格管理,也要充分发挥群众力量,实现共建共享。

滨溪社区通过“线上+线下”“走访+接访”等方式,广泛收集群众意见诉求,依托民主协商议事平台,规范民主协商议事流程,切实提高民主协商的针对性、有效性、规范性,让居民成为小区的主人,真正参与社区治理。

突出精准服务,传递民生温度

社区,是居民朝夕相伴的“生活港湾”。服务,则是让这座港湾充满暖意的“源头活水”。对居民而言,社区服务不是口号,而是藏在日常里的点滴细节。

滨河花园失独老人张大爷和老伴相依为命,其老伴还患有疾病。近年来,社区工作人员和网格员、志愿者定期上门,了解老人心理和生活状态,提供各种帮助,并在一些节日送上慰问品。在政策保障服务上,社区还为老人办理了失独家庭住院护理保险等。

提起社区服务,辖区居民黄女士连连点赞。今年暑假,社区开设小课堂,让河南理工大学资环学院志愿者为孩子们讲述南水北调建设等故事。“这两年不管是暑假还是寒假,社区都会组织针对孩子们的活动,我家孩子也参加了。”黄女士说,社区服务很贴心。

如何让服务精准对接需求、关怀融入每一个细节,让社区成为传递温暖、凝聚人心的重要载体,让居民切实感受到家的归属感。

“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服务力为重点,近年来,滨溪社区全力打造‘三心’服务:即政务服务便捷高效,公共服务贴心温暖,矛盾调解工作扎实有效,让居民在顺心、暖心与安心中享受美好生活。”崔莹道出管理思路。

政务服务方面,社区提出“一站办结,一次就好”口号,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并提供预约服务等,在社保管理、民政事务、计划生育、医保等方面强化服务实效。

矛盾调解方面,社区组织“两委”干部、网格员、社区民警、有法律专业特长的志愿者等组成专业团队,通过全面走访、精准摸排、分类化解等方式,及时发现并化解居民矛盾,筑牢基层社会治理“第一道防线”。

公共服务方面,重点关注老人、儿童等群体需求。养老方面,定期为老年人开展体检、助餐、老年课堂等活动。儿童方面,开展暑期小课堂、绘画、诗词大赛等活动。

强化党建联建,共绘幸福图景

近日,市民李女士特意来到滨溪社区,向工作人员表达感谢。前不久,在社区的帮助下,她在辖区的一家公司找到了工作。“咱社区岗位资源信息多,挑选好几个合适的岗位供我选择。最后,我在附近一家公司上班,时间灵活,非常满意。”李女士说。

社区为何能提供很多岗位信息?关键是打造了“零工驿站”。辖区中小企业、商铺等全部纳入“零工驿站”岗位信息范畴,将就业资源延伸至居民“家门口”,打造“15分钟就业圈”。

“零工驿站”为何能吸纳如此多资源并顺利运转?

“将居民生活中的‘关键小事’办成‘暖心实事’,面对多元诉求与千头万绪的基层治理难题,单靠社区‘单兵作战’难免吃力。”崔莹说,“滨溪社区辖区企业多,还有大型商务中心等,要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党建联建就成为破题的关键。社区通过和共建单位深度融合、协同发力,为基层治理注入澎湃动能。”

实现党建联建,必须要有机制保障,滨溪社区积极探索党建联建“123工作法”,有效推动共建资源精准对接、共建任务高效落地。

“1”指的是“一张名片”扩大社区“朋友圈”,即社区实施“一岗通”,每位工作人员都是社区的“名片”,下沉到各网格单元中去,加强对企业单位的走访,建立企业、社区、居民“三位一体”的紧密关系。

“2”指的是“两张清单”提高共建匹配度,即联建双方厘清自己的供需,制定资源清单和服务清单,从而找准共建双方的契合点和融合点,做到资源共享、能力互补、活动互联。

“3”指的是“三项机制”保障共建实效性,即明确共建责任,建立权责明晰的组织运行机制;定期召开联络会议,建立双向联动的沟通协调机制;实行共建项目由群众提议、效果让群众评议的方案,建立监督评价机制。

除了就业服务,运用“123工作法”,滨溪社区党建联建还结出很多硕果——

社区同专业眼科医院、养老机构合作,定期为辖区老年人开展义诊、义剪活动。同市中医院合作,开设滨溪养生小课堂,讲授医疗保健等老年人感兴趣的课程。同新华书店以及相关文化公司合作,开展读书分享会、博物馆参观等系列活动,丰富群众业余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