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8月27日

“12345”的担当作为

——焦作工贸职业学院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见闻

本报通讯员 白天一

焦作工贸职业学院假期社会实践活动计划“12345”,即读一本好书、做两次义工、为家庭办三件实事、开展四次走访活动、进行五项社会调查,已经成为该校假期开展社会实践的品牌行动之一。

今年暑期“12345”开展得如何?让我们走近该校学生,感受他们奔赴基层一线、践行青春诺言的奕奕风采。

艺术传媒学院

串联多元成长场景

该校艺术传媒学院以“12345”暑期计划为抓手,串联起学业巩固、实践体验、素养提升等多元成长场景,用系统化的安排让学子们的假期既有“长度”更有“厚度”,在松弛与充实间找到最佳平衡。

重宣讲。以2024级播音二班姜恒宇同学为代表的团队,通过积极参加当地文旅局举办的活动,挖掘当地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并借助新媒体平台扩大传播,让更多人了解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为地方文旅发展注入青春动能。姜恒宇以志愿者身份参与“Yang光派队”,既协助维护活动现场秩序,又发挥专业特长承担串场主持,为活动注入活力。

2024级拉丁三班光一灿、播音一班孙永萍等同学则走进社区,开展暑期防溺水与防网络诈骗宣讲。其中,防网络诈骗宣讲结合生动案例、识别技巧及防范要点等,形象生动、深受欢迎;防溺水宣讲针对暑期特点,向居民普及预防与应急救援知识,宣讲内容实用、贴近生活,受到居民一致好评。

做环保。为践行绿色生活理念、传递环保担当,以2024级播音一班迁荣烨、盛雪婷,拉丁三班马凡茹为代表的学生在社区清理路面垃圾,精准分类投放,整理街边杂物,不仅洁净了社区,还带动更多人关注环保。以2024级播音一班赵飞阳为代表的学生们带着扫帚、簸箕、抹布等,分工协作清理社区楼道杂物、擦拭公共设施、捡拾绿化带垃圾,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对卫生死角进行重点清扫,使社区面貌焕然一新。

读好书。以书为伴,以名著为舟,开展一场心灵的深度探索之旅。2024级拉丁三班陈易、二班刘矿生等同学,每日抽出40分钟静心阅读。在这个书香假期里,经典名著如灯塔,引领他们穿梭历史、探索人性,领略文化、积累知识,收获感悟与成长,学会以宽视野、深思考看待世界与人生。

国际商学院

绘就服务社会图景

该校国际商学院围绕“12345”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们将会计、金融等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生动场景。

直播助销搭建增收桥梁。实践团队以“精准对接需求,专业赋能销售”为目标,深入本地商超、特色商铺开展调研。学生们通过与商户面对面沟通,详细了解产品特色、库存情况及销售痛点,针对生鲜水果、手工艺品、地方特产等不同品类,量身设计直播脚本、定价策略及推广方案,为打开销路助力。

回馈社会志愿服务暖心。学生们化身文明使者,不仅在社区清理垃圾,还在路口参与交通引导,劝导非机动车遵守信号灯、行人走斑马线,用实际行动维护交通秩序。这些志愿服务弘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反哺家庭彰显感恩之心。学生们以“为家庭办三件实事”为载体,让感恩之心转化为具体行动。有的学生发挥厨艺为父母做一顿可口的饭菜,用美食传递孝心;有的主动承担家务,包揽洗衣、拖地、打扫卫生等,让父母在忙碌之余得以休息;还有的结合专业知识,为开小店的父母整理账目、分析销售数据,提出优化经营的小建议。这些看似平凡的举动,却让父母感受到子女的成长,也让学生们在付出中增加了对家庭责任的理解。

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服务诠释担当

经济管理学院在暑假围绕“12345”开展社会实践,将专业知识与社会责任深度融合,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多元担当。

深入社区调研,洞察需求与温情关怀并行。学生们以社区为实践阵地,组建多支调研团队深入居民生活小区。调研过程中,团队特别关注老年群体,为独居老人提供手机使用教学、健康知识普及等志愿服务,并协助社区整理“适老化”消费需求清单,让专业调研更具人文温度。

回归温馨家庭,以技能反哺诠释责任担当。学生们积极落实学校“12345”计划,为家庭办三件实事,用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的感激,回报父母的爱,增强自身责任感。

投身实践,以营销知识筑梦游戏解说领域。该院市场营销班的路杨旭等同学在河南多地参与解说多场重要赛事,包括王者荣耀全国大赛在周口、郑州、驻马店、新乡等地的赛事。暑期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才干。

建筑工程学院

扎根基层绽放青春

在“读一本好书”活动中,该院学生以书为友,从经典著作到专业典籍,从人文历史到时代故事,大家通过撰写读书笔记,分享读书感悟。

“做两次义工”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学生们走进社区服务中心、敬老院、乡村小学等地,有的协助整理社区档案、参与环境清扫,有的为老人送去陪伴与关怀、为孩子们辅导功课,用点滴行动传递爱心。

“为家庭办三件实事”则将实践的触角延伸至家庭。洗碗、拖地、照顾长辈……看似平凡的小事,却承载着学生们对家庭的感恩与责任。不少学生表示,通过亲身参与家庭劳动,更能理解父母的辛劳。

“开展四次走访活动”让学生们深入社会。他们走访乡村振兴示范村,看产业发展新貌;走访基层建设者,听他们讲述城市变迁的故事;走访老党员家庭,悟初心使命的传承;走访行业一线从业者,了解建筑领域的前沿动态。每一次走访都是一次生动的“社会课”,让大家在观察与交流中触摸时代脉搏。

“进行五项社会调查”彰显了学生们的专业素养与问题意识。围绕老旧小区改造现状、乡村建筑风貌保护、绿色建筑技术推广、建筑工人职业发展、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建筑需求等课题,学生们组建调研小组,通过问卷、访谈、实地考察等方式收集数据、分析问题,并形成多份具有参考价值的调研报告,将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关注社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