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9月04日

高新区城建中心提前部署 夯实历史建筑保护基础

本报讯(记者张璐)近年来,高新区城建中心积极主动谋划、提前部署,围绕历史建筑保护开展系列前置性工作,为区域内文化遗产传承筑牢基础。

针对包括李氏古宅在内的5处已认定历史建筑,高新区城建中心提前启动年度巡查测绘计划,组建专业团队对建筑结构稳定性、构件完好度进行预判性排查,建立“一建筑一档案”动态管理台账,及时记录并预警潜在安全隐患。同时,提前联合阳庙镇及相关部门召开协调会,统筹规划历史建筑周边环境整治时序,明确施工节点与责任分工,避免因后期施工对古建筑造成影响。

此外,该中心还提前开展历史文化资源深挖工作,联合文史专家提前梳理古建筑背后的人文故事、建筑工艺等核心价值,为后续文旅融合开发储备素材。该中心还将持续深化“提前介入、主动服务”模式,推动历史建筑保护工作从“被动维护”向“主动预防”转变。

李氏清朝古宅(或称李耀成故居)位于高新区阳庙镇李鹿宿村三街(后街),2023年5月,这座建筑正式列入高新区历史建筑名录,成为乡村记忆与文化传承的见证。李氏古宅始建于清嘉庆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是阳庙镇现存较为古老的建筑之一。宅主李耀成系清朝嘉庆年间太学生,曾就读于最高学府北京国子监。太学毕业后,李耀成凭借才智经商致富,家资丰厚,方得以在故里营建此规模宏大的宅院。该宅院为典型的四合院格局,主院东侧附有偏院,两院相通,至今仍可见通道痕迹。

李氏古宅历经两百余年风雨洗礼,其建筑格局清晰,主体结构保存相对完整。作为一处典型的清代民居,其规整的四合院布局、主附院的空间组织,不仅体现了当时的建筑规制与工艺水平,也反映了特定的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是研究清代地方民居建筑与社会历史的珍贵实物例证。

据悉,高新区城建中心计划计划将古宅保护与文旅发展深度融合,深入挖掘其历史背景(如李耀成的太学生身份与经商经历)、建筑艺术价值以及李氏家族的地方影响,将其打造为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景点,吸引更多人了解焦作地区的历史文化底蕴,感受古建筑的独特魅力。

左上图为李氏古宅。

本报记者 张 璐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