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9月08日
乔庄慢
□古保祥
黎明的乔庄,是被槐花浸透的。晨雾未散时,长毛兔在青瓦院落里抖动着雪色绒毛,抖落一地露水。核桃树的枝丫筛下碎金般的光斑,落在晒着玉米的竹匾上,老人们摇着蒲扇,用方言讲述着兔毛换书本的旧事。这里的时间像泡在粗陶罐里的槐花蜜,甜而不腻,慢得能听见露珠坠地的声响。
村东头的兔舍是晨光下的银色河流。长毛兔慵懒地蜷在竹编笼里,银灰色皮毛泛着绸缎般的光泽,恍若衔来月宫的碎片。养兔人总在卯时轻手轻脚开笼,怕惊扰了这些兔宝宝的美梦。晨光漫过兔舍时,成团的绒毛在竹筛上翻涌,恍若下了一场反季节的雪。年轻媳妇们蹲在门槛边分拣兔毛,笑声惊飞了核桃树上的山雀,碎花裙摆扫过墙根新发的车前草,抖落几片沾着晨露的绿。
村道两旁的核桃树是乔庄的守护者。八月的枝头缀满青玉般的果实,树皮皲裂如老人手掌,却托着整个村庄的希望。树冠筛下的光斑在石桌上跳格子,老人们用竹筒舀井水浇树,水珠顺着树干纹路蜿蜒,像在续写年轮里的故事。暮色四合时,归巢的麻雀掠过枝头,惊落几片嫩叶,正巧飘进晒着兔毛的竹匾,成了天然的香料。
晌午时分,调解员端着粗瓷碗听纠纷,茶汤里沉浮的槐花随话语起落,新嫁娘端来新蒸的槐花麦饭,热气氤氲了调解书上的字迹。炊烟从青砖烟囱袅袅升起,在空中交织成素锦,裹着兔舍的草香、核桃叶的清苦、玉米的糯甜。中午的街道上成了天然剧场,收音机放着《花木兰》,村广播里播放着健康常识。惊飞了偷食的麻雀,却惊不醒打盹的白猫。
乔庄的慢是浸在骨子里的。妇人挎着竹篮穿行农田,指尖翻飞如蝶,却总要在垄头歇脚看云。磨豆腐者守着石磨转圈,豆香漫过篱笆时,她准会哼起年轻时的曲子。最妙是午后,柏油路泛着青光,光晕扫过墙头的牵牛花,惊醒了打盹的虎斑猫。孩子们追着流萤跑过核桃林,笑声撞碎在叶浪间,惊起几只扑棱棱的野鸡。
生活虽然柔慢,乔庄的发展可不慢。这方土地孕育出多元经济的共生图景:光伏电板在屋顶折射阳光,草坪种植铺展绿意,土地流转释放集约活力;村两委以严管厚爱锻造钢铁团队,将助老金按月送到老人手中,又将真金白银投入教育,四季校服与助学金照亮孩童的笑靥。
当城里的时钟追赶着末班公交,乔庄的月亮正数着核桃树的年轮。这里的慢不是停滞,而是将光阴细细捻成丝线,织就兔毛的银、槐花的白、核桃的青。就像那泡了整夜的兔毛,在晨光里渐渐舒展成云絮,等着被织成送往远方的月光。八月的秋风穿过晾晒的兔毛架,带着草木的私语,把乔庄的慢酿成一瓮陈年佳酿,等有缘人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