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9月08日
热点关注〉〉〉
儿童免票标准更新 让权益与成长同行
本报记者 朱颖江
近日,市交通运输局发布公告,明确自2025年10月1日起,城区儿童乘坐市公交公司公交车的免票身高标准,从1.1米(含)以下调整为1.3米(含)以下。
该消息发布后,引发了广大读者和网友的关注。不少网友认为,公交儿童免票身高的调整,不仅为低龄儿童家庭减轻了出行成本,更体现出各部门单位在保护儿童权益方面作出的努力。
从网友的反应来看,大家对我市公交调高儿童免票身高的做法给予了肯定。网友“豆丁妈妈” 认为,儿童免票不应仅看身高,还需纳入年龄因素才更公平合理;她提到,如今生活条件改善,儿童身高较10年前显著增长,一年级学生平均身高已达1.3米,因此公交调整儿童免票身高,既符合时代发展规律,也有效保护了儿童权益。
据了解,公交调整儿童免票身高并非个例。在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公共交通领域,以及景区等场所,相关标准也在随儿童生长趋势不断优化。曾几何时,长期以来儿童票优惠多以身高为基准,1.2米以下免票、1.4米以下半价,对应6岁以下及7岁至14岁儿童群体。但随着生活水平提升,儿童平均身高显著增长。这使得以身高作为单一判定标准的传统儿童票规则面临现实挑战,让“高个子低龄儿童”无法享受应有的优惠政策,使其权益受损。
网友“空心”认为,过去诸多景区等公共场所以儿童身高作为免票标准,核心原因在于其操作便捷,身高刻度固定,测量孩子身高仅需几秒。但如今“高个子低龄儿童”现象普遍,铁路部门已率先作出改变,自2023年起实行按年龄购票,具体为6岁以下免票、6岁至14岁半价。这一调整不仅简化了流程、提升了公平性,也为其他行业提供了可参考的经验,值得全国推广。
网友“水墨丹青”说,法治社会,规则的制定与调整应当遵循法治精神。《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公共场所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未成年人免费或者优惠开放。而以身高论儿童票,使一部分个子较高的未成年人享受不到相应优惠,显然有违法律保障未成年人权益的精神。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儿童免票身高规定等各类涉及民生与儿童权益的规则理应与时俱进。相关部门应借鉴铁路等行业已相对成熟的规范,联合文旅、妇联等行政及职能部门,细化儿童票相关法规政策,统一标准。让儿童能够充分享受到社会发展带来的福利,在一个更加友好、包容的环境中茁壮成长,这不仅是对儿童权益的尊重与保护,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