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9月08日
世说新语
“杠精式”投诉越少越好
□筠 溪
鲁迅被投诉了!先生或许做梦也想不到,自己竟因近百年前抽烟思考的艺术特写,被当代女士给投诉了。
事件还原。近日,位于浙江绍兴的鲁迅纪念馆,一面绘制“鲁迅手夹香烟”的打卡墙成了“网红”,个别游客对“鲁迅抽烟”提出质疑,认为公共场所“提倡”吸烟会误导青少年养成坏习惯。一位女士甚至带着不满向“浙里办”投诉,并建议将鲁迅抽烟换成握拳的画面。
多数与少数。这件事在网上一经“抛头露面”,便引起轩然大波,绝大部分跟评的网友都道出了对“女子投诉”的不满。广大网友的评论,既有普遍性,又有代表性,从“全民投票”来看,认可“鲁迅手夹香烟”经典形象的占绝大多数。然而问题来了,在大家普遍认可的语境下,为何个别人的言行仍能一石激起千层浪?
舆论与舆情。除了鲁迅先生的“精神光环”格外耀眼外,投诉与职能部门建立起联系,也是重要“看点”。很多时候,普通新闻变身新闻热点具有随机性,舆论发酵成舆情也常是无厘头的。所以,公职人员处理此类事件时非常棘手,即便“兜里揣着答案”也要小心翼翼甚至心惊胆战地应对投诉,生怕一不小心踏中热点、形成舆情,对职能部门甚至所在城市造成不良的影响。
简单问题与复杂答案。1+1=2,这是孩童都晓得的常识。然而,如果有人提出1+1为什么等于2,则需要调动专业力量才能解释个“123”。事实上,如果提问人不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储备,即使“听了科普课”也不一定能完全理解。同样道理,一个投诉的“寥寥数语”,公职人员需要花费很大精力小心应对,必定从一定程度挤占公共资源,造成“一人生疑,全社会埋单”。文豪抽烟创作精品,诗人纵酒吟诗作赋,在西方艺术殿堂还有许多衣不遮体的画作与雕像,如果都遭遇“杠精式”投诉,岂不是把公共服务平台搞乱套了!
要质疑不要抬杠。工作生活在公共空间里,任何人都有不明白的问题,产生质疑在所难免。问题的关键是,我们的第一选择,应该向内寻找答案,而不是向外“扔出炸弹”。当这位女士有投诉冲动时,何不拿起手机在文学、历史和文化的海洋中寻找答案?这对身边的孩子既是一次普及专业知识的良机,又是遇到问题理性应对的方法论的指引。
跑偏的“投诉文化”需要校正。任何脱离历史文化语境的“道德审判”都是非理性的,任何滥用投诉权益的行为更是不道德的。随着公众维权意识的增强、投诉渠道的畅通,“小投诉”很可能衍生为“大舆情”。倘若职能部门对每一个“不满”都要折腾一番,最终损害的还是所有人的权益。
共同维护清朗网络环境,“杠精式”投诉越少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