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9月11日
交强险扩面提能 筑牢交通安全保障网
□李学杰
9月5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公布的2024年交强险“成绩单”令人眼前一亮:参保机动车数量达3.72亿辆,同比增长4.2%;保障金额达74.3万亿元,同比增长4.2%;赔付支出2262.8亿元,同比增长11.6%。同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就2024年交强险运营情况作了进一步介绍,数据显示,2024年交强险保费收入2710.6亿元,同比增长4.2%。车均保费基本平稳,当年交强险车均保费762.5元,同比上升0.3%;承保亏损152.7亿元。这一组组数据,清晰地勾勒出交强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保障能力持续增强的发展脉络,对社会民生意义深远。
交强险覆盖面扩大,是社会交通安全意识增强的直观体现。随着经济发展,道路上的机动车越来越多,交强险参保数量的稳步增长,表明更多车主深刻认识到交强险在分散交通事故风险、保障受害者权益方面的关键作用,自觉履行参保义务。当更多车辆纳入交强险保障范畴,整个道路交通环境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也随之提升。这就如同编织一张越来越紧密的安全网,每一辆参保车辆都是其中的一根经纬线,线越多、网越密,交通事故发生时各方权益得到保障的概率就越大,为道路交通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保障能力增强则为交通事故受害者撑起了更有力的“保护伞”。赔付金额的显著增长,意味着在事故发生后,受害者能够获得更及时、更充足的经济赔偿。无论是人身伤亡导致的医疗救治费用、伤残补偿,还是财产损失的修复与赔偿,更高的赔付支出都能有效缓解受害者及其家庭的经济困境,帮助他们尽快走出事故阴霾,回归正常生活。例如,在一些重大交通事故中,大额的赔付资金能够承担起受害者长期的康复治疗费用,不至于让一个家庭因一场事故而陷入绝境。
从宏观角度看,交强险扩面提能对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社会层面,交通事故往往伴随着矛盾纠纷,交强险充分发挥作用,快速解决赔偿问题,能够有效减少因事故赔偿引发的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在经济领域,它为交通运输行业提供了稳定的风险保障,降低了从业者与企业的经营风险,让物流运输等行业得以顺畅运转,助力经济发展。
当然,在交强险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仍有进步空间。比如,进一步优化交强险的费率浮动机制,使其更精准地反映车辆的风险状况,激励车主更加注重交通安全,减少事故发生率;加强对偏远地区、农村地区的交强险宣传与服务覆盖,提升这些地区的参保率与保障水平;持续简化理赔流程,提高理赔效率,让交强险的保障功能能够更高效地落地。
交强险覆盖面的扩大与保障能力的增强,是保险行业服务社会民生的生动实践,也是社会进步与文明发展的体现。未来,期待交强险在不断完善中,继续为广大车主与社会公众筑牢交通安全保障防线,发挥更大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让道路交通出行更安心、更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