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9月15日
甜叶菊叩开“致富门”
本报记者 闫海波
9月13日,修武县五里源乡烈杠营村的240余亩甜叶菊迎来集中采收期。记者在现场看到,翠绿的田垄间,两台收割机正来回穿梭,现场呈现一派丰收景象。
“今年每亩甜叶菊产量有400公斤至500公斤,每公斤的市场价在16元左右,这么算下来,每亩地收入可达七八千元,收益不错。”种植户崔满圈现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说话间,修武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派驻烈杠营村第一书记郑涛走进田地里,摘下一片甜叶菊叶子递给记者品尝。咀嚼中,丝丝甜味唤醒了记者的味蕾。
“据专家介绍,甜叶菊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片中含有一种独特的甜菊糖苷,是一种低热量、高甜度的天然甜味剂,甜度为蔗糖的200~300倍,热量却是蔗糖的1/300。正是甜叶菊的‘高甜低热’特点,使其成为一种极好的天然甜味剂,被广泛应用于药品、食品、饮料等领域,可作为糖尿病群体理想的天然甜味剂。相比于其他农作物,甜叶菊对土壤要求不高,适应性强,具有种植成本低、管理粗放、效益高的特点。”郑涛侃侃而谈。
甜叶菊种植为烈杠营村及周边村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记者看到,在不远处的晾晒场上,数十名村民正在有序摊铺、分拣、晾晒。
“像我这年纪,在外面找工作很难,现在在家门口每天干点事挣点钱,还不耽误接送孙子,特别知足。”六十多岁的烈杠营村村民刘福香感慨地说。
“甜叶菊种植各环节用工需求旺盛,栽苗、除草、收割、晾晒、分拣等各个环节累计需要劳动力1500余人次,为农村‘银发劳动力’提供了增收机会。”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崔保平介绍。
“我们将持续强化党建引领,聚焦‘以特兴农’,加快特色种植业发展步伐,努力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为村集体增收、村民致富拓宽道路。”五里源乡党委书记赵海荣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