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9月23日

小网格撬动大治理

——焦作“市政管家”的民生实践

9月21日,高新区城管中心市政人员在维修路灯设施。

本报记者 高小豹 摄

本报记者 高小豹

路面平整了,路灯更亮了,井盖更稳固了……如今,走在我市街头,不少市民发现,身边市政设施的“健康状态”正在悄然提升。这一切,离不开市城管局“市政管家·为民服务”机制的深入推进。

今年以来,市城管局以党建为引领、以网格为基础,推动市政管理从“被动处置”转向“主动服务”,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小网格大作为

市政问题“一网管尽”

“以前路上坑坑洼洼,路灯时好时坏,现在路面平整,路灯明亮,出门放心多了。”近日,市民李女士的感慨,道出了很多市民的心声。这一变化,源于市政口全面推行的网格化管理机制。

全市被科学划分为多个网格,每个网格明确“党员先锋岗+专业维护团队”包干负责,开展“日巡查、月通报”,实现对道路、桥梁、窨井盖等设施的动态监管。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巡查3200余人次,整治路面坑槽、井盖破损等隐患500余处,维修路灯4702盏次,更换电缆3529米,维修更换河道警示牌70余处、立柱40余根,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联动处置”。

节能又惠民

“绿色市政”照亮回家路

在提升设施保障能力的同时,“市政管家”也在低碳节能上积极发力。以丰收路为例,175套老旧路灯全部更换为LED灯具,节电率达40%,年节约运维成本超百万元。

一盏盏明亮节能的新路灯,不仅照亮了夜晚的街道,也点亮了市民回家的路,成为“绿色市政”的生动实践。“现在的路灯又亮又省电,晚上出来遛弯儿心里踏实多了,孩子们下晚自习回家,我们也放心很多。”市民张先生说。

“马路办公”在一线

问题解决更高效

“解放路群英河桥附近污水外溢,请速处理!”近日,一条市民反映,迅速触发响应机制。市政口党员干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联合区城管局、社区等单位协同处置,仅用两天就完成管网疏通和绿化改造,新建的4.5米花坛既杜绝了污水外冒,也成为居民休闲的新去处。

这种“马路办公”模式,已成为“市政管家”的常态。通过将办公室“搬”到街面,实现“现场发现问题、现场协调沟通、现场推动解决”。尤其在防汛清淤期间,党员干部带头下一线,清挖雨水井4705座、检查井2816座,全面检修泵站,保障城市安全度汛。

联动防汛强韧性

打好主动仗

面对汛期考验,市城管局市政科提前修订《焦作市城市排水防涝应急预案》,优化职责分工、物资调配和四级责任体系,并强化与气象、应急等部门联动。

今年以来,已提前发布预警36次,出动防汛人员4362人次,预置设备42台次。在9月一次强降雨中,因预警及时、响应迅速,未发生明显内涝,彰显了城市运行韧性的提升。

“城市治理的终极目标,是让群众生活更美好。”市城管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树亮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要‘创新城市治理的理念、模式、手段’‘筑牢城市安全底线’。我们深化‘市政管家’机制,将‘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落实到城管工作实践中。我们将继续以网格化为基、数字化为翼,把韧性城市、智慧城市的要求转化为日常管理中的主动防控和精细服务,让城市不仅有秩序、有温度,也让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