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9月23日

定和街道:“小驿站”托起就业服务“大民生”

本报讯(记者原文钊)为进一步推进省、市、区民生实事零工驿站建设,近日,山阳区定和街道积极响应,坚持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探索“三联三微”工作法,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帮助群众精准便捷就业。

坚持一条主线,织密就业服务网络。以“稳就业、保民生”为主线,建立社区—网格—楼院三级遍访机制,聚焦大龄失业人员、残疾人、高校毕业生以及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实现“一人一档”“一户一策”,做到人员底数、就业状态、技能水平、服务需求“四清”。

搭建两个平台,强化民生保障支撑。按照“零工聚集在哪里,驿站就建设到哪里”原则,探索形成“商圈+就业”服务模式,在“山阳里”家居商场设立新兴社区“就在山阳”零工驿站,聚焦商场200余家商户,辐射其上下游零工群体2000余人。龙源湖社区“合伙人”零工驿站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凝聚各方力量,充分发挥23家社区合伙人优势,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模式,为灵活就业群体和企业商户提供精准匹配服务。

聚焦三微发力,构建三位一体体系。常态化招聘“微阵地”。采用线下和线上“双阵地”方式,线下举办“春风送真情援助暖民心”系列社区微型招聘会;线上用好微信群、抖音号、视频号等,及时宣传推广相关就业创业政策、用工需求信息。就业创业“微平台”。依托零工驿站建设,从政策咨询、岗位推介、技能提升、到创业指导、劳动维权,形成“求职至匹配”“匹配到入职”全链条服务。技能培训“微课堂”。以“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为契机,实行“技能培训+实时跟踪服务”模式。新兴社区孵化出“青铜人”职业技术学校,在“理论+实操”双管齐下中实现“培训即就业”。

联动多方参与,共促就业发展稳定。结合人社、民政等部门反馈的数据,将需要帮扶的就业对象及时纳入台账清单。根据每月走访企业、门店收集的岗位需求信息,“点对点”推送至就业困难人员。同时,积极联动社区合伙人,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满足不同学历、技能水平人员的就业需求。焦作心联心在龙源湖社区开展“公益百业进社区”活动,联动70余家企业,提供零工岗位近百个。

截至目前,零工驿站已组织开展技能培训10余场,成功帮助100余人实现灵活就业。定和街道以党建为引领、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零工驿站为支撑,进一步延伸服务链条,以点带面,覆盖全域,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