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9月25日

药香铸仁心 专业守安康

——焦煤中央医院药师群像扫描

本报记者 朱传胜

在焦煤中央医院,有一群身着白衣的 “隐形守护者”正用专业与热忱编织着一张覆盖全院的用药安全网。他们穿梭于药架之间、俯首于处方之前、奔波于病房之中,不执手术刀却为治疗方案保驾护航,不直接诊病却为用药安全倾注心血。他们就是药师,是医疗体系里不可或缺的“用药守门人”,在平凡的岗位上诠释着“药安全,药健康”的誓言。在9月25日世界药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循着领航者的开拓足迹、坚守者的日常点滴、协同者的专业矩阵,走进这个群体,解读他们的非凡篇章。

领航者

以“最美”担当铸就药学高地

“但愿世上无疾苦,宁可架上药生尘。”这是焦煤中央医院党委书记、董事长马好斌从业三十七载的初心。2024年1月,他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指导的评选中荣获全国第五届“身边最美药师”称号,成为全国唯一入选的医疗机构负责人。这分荣誉,既是对他个人专业精神的肯定,更是对焦煤中央医院药学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从西药房调剂药师到医院掌舵人,马好斌始终将“合理用药”视为使命。早年,他参与研发的“复方替硝唑软膏”等制剂,填补院内药品研发空白;走上管理岗位后,他推动成立我市首家临床药学科,建设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彻底改变医院药学“重供应、轻服务”的传统模式,引领学科向“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服务转型。

2024年5月,马好斌当选焦作市医学会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医院同步成为主委单位,进一步巩固了区域药学学术高地地位。此前,该院已是市药事管理质控中心挂靠单位,持续监测全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指标,为区域药学发展锚定方向。

在他的带领下,医院药学实现多项突破:

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全面落地。将审核环节前移至患者交费前,通过“系统初筛+人工复核”双重把关,大幅提升处方合格率,减少患者因处方问题折返的麻烦,筑牢用药安全第一道防线。

临床药学服务纵深推进。个体化用药服务常态化,开展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基因检测,以及丙戊酸、万古霉素等血药浓度监测,药师深入科室参与治疗方案制订,从“药品保障者”变身“精准用药参谋”。

科研与学术交流并进。2024年1月完成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备案,神经内科、内分泌科等4个专业可开展Ⅱ、Ⅲ期注册类试验;2025年上半年成功立项并开展两项药物临床试验;牵头制定的《药学部门参与DIP管理专家共识》入围国家级典型案例;多次举办焦作市临床药学高峰论坛,推动区域合理用药水平整体提升。

在他的引领下,该院药学团队屡获殊荣:2022年斩获焦作市合理用药知识技能竞赛团体二等奖;在2024年“MKM杯”全国药学服务技能大赛中,药师刘燕青、赵净净闯入河南赛区七强;2025年,药师丁丽君、肖先组成的参赛队获得全省第三名,专业实力获行业认可。

坚守者

时间轴里的生命守护

焦煤中央医院的药师,没有手术台上的惊心动魄,却有着“全年无休、24小时待命”的坚守。他们的一天,藏在晨光熹微的消毒操作里,藏在窗口耐心的用药解释中,藏在深夜应急送药的奔波路上。

静配中心:与时间赛跑的“点滴守护者”

“三更灯火五更鸡”。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药师常用这句话来描述自己的工作状态。

清晨6时,静配中心已灯火通明。紫外灯消毒、层流系统开启,药师们开启“与时间赛跑”的一天。

6时20分:药学人员处理医嘱、审方打印,护理人员换防护服进入洁净区。

7时20分:第一批成品液体出仓复核,8时20分准时送达病区。

8时30分:护理人员进仓配置第二批液体,8时50分第二批液体出仓复核。

9时30分:仓内配置工作结束,清场打扫;药学人员与工人同步拆包上药,接收药库送达的药品,并完成检查、核对、上架。

10时:接收病区新医嘱,审方药师审核、打印处方标签,调剂发药实行双人核对签字,护士同步贴签、摆药。

12时:早班结束。

14时30分:全体当班人员到岗,继续接收处理医嘱、打印标签、摆药核对,同步处理零批次打包药品。

15时30分:发放小处方,处理新医嘱、退药,分科室进仓消毒。

17时:处理退药与新到医嘱。

17时30分:结束一天工作。

“工作高强度、高风险、高压力,但为了患者静脉输液安全,再苦再累也值得。”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主任常珍珍的一番话,道出了大家共同的心声。

药库:24小时不打烊的药品保障

如果静配中心是在白昼忙碌的12小时,那么,药库的药师们则是24小时运转。

7时50分:药师到岗首项任务——检查温湿度记录仪。药库按药品特性划分为常温区(10℃至30℃)、阴凉区(≤20℃)和冷藏区(2℃至8℃),药师手持登记本逐区核对:“常温区温度22℃、湿度60%,正常;冷藏区温度5℃,稳定。”暑湿季湿度超过70%时立即开空调除湿,寒冬阴凉区接近20℃则调节温度,确保药品储存环境达标。

8时30分:迎来“发药早高峰”。各药房领药单实时传送,药师打印申领单后,推着药车穿梭货架精准配药。核对无误后,药品在11时前送抵各调剂室。

14时30分:“验收入库”启动。配送车抵达后,药师先检查运输条件:冷藏药品配送箱是否密封、途中温度是否符合2℃至8℃标准,阴凉药品包装有无受潮破损。确认无误后,逐一核对药品生产日期、批号、有效期是否与送货单一致,不合格药品立即标记退货,合格药品分类送入对应储存区。

15时30分:开展“药品调价”。药师对照最新调价文件更新系统信息:“阿司匹林肠溶片,规格0.1g,原价15.8元,调价后15.05元。”同时,同步更新药房收费系统,常用药大幅调价时额外备注,方便科室查阅。

夜间:值夜班是“家常便饭”。接到急诊紧急用药需求,药师以最快速度送药到科室,保障抢救工作不受影响。

“值夜班时,即便遇到库存不足的特殊情况,也能立即启动应急采购流程,确保‘药品心脏’永不宕机,为抢救生命争分夺秒。”该院药库主任从昆介绍。

门诊药房:窗口前的“第一道防线”

全年无休、24小时待命,这也是门诊药房的工作常态。

清晨,门诊药房药师到岗后,首先严格完成精麻药品的“五专”核查与环境温湿度登记调控。随后,他们便投入到日复一日地调剂工作中:审核处方、“四查十对”、穿梭取药、用药交代……他们的微信步数常常“霸榜”,这是药架与窗口间无数次往返的见证。“多盯一眼,患者就少一分风险。”该院总院药品调剂室主任王卫星一句朴实的话语,正是他们对职业精神的最好诠释。

协同者

岗位矩阵中的专业力量

在焦煤中央医院的药学体系中,每个岗位都是一道“安全防线”。临床药师精准护航,中药药师传承经典,审方药师严把关口——他们虽然分工不同,却有着同一个目标:守护患者用药安全。

临床药师:精准用药的“智慧大脑”

“患者胆红素持续升高,排除胆道梗阻,考虑存在肠外营养相关肝损伤,建议停用20%脂肪乳,逐渐加量肠内营养。”临床药学科主任孟杨在普外科一次会诊中的建议,让62岁患者的病情迎来转机。此前,这名患者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术后使用肠外营养(TPN),出现周身黄染,总胆红素最高达405.3μmol/L(参考值≤17.1μmol/L)。孟杨结合《中国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通过用药时间、停药反应、再次用药反应等维度分析,判定患者肝损伤与脂肪乳“很可能”相关。调整方案后,患者的肝功能逐步恢复。

这是临床药师工作的缩影。他们每天参与查房、会诊,收集上报药品不良反应;开展血药浓度监测与基因检测,为肿瘤科患者推荐适配靶向药,为儿科患者精确计算剂量……他们用专业帮助患者避开用药风险,做医生的“药学参谋”。

中药药师:传统智慧的“传承者”

中药调剂室内药香弥漫,药师们熟练地审方、称量、分装。400余种中药饮片,他们不仅要熟记位置特性,还要凭“口尝鼻嗅、手摸眼观”的真功夫鉴别优劣。左手握秤磨出的茧子,是岁月沉淀的专业印记,更是对传统医药学的坚守与传承。“左手拇指、食指握着秤杆,看准处方上的药名,转身在药柜上迅速找到位置,娴熟地拉开药斗,右手抓上一把草药放在秤盘内,拨动秤砣准确称量后,再均分到调剂台上的不锈钢盘里。一张处方一般有20味药左右,这样的动作要重复20次左右才能完成一服中药的调配,特殊煎法的饮片需单独包装并书写要求。”该院草药调剂室主任任丽萍说,中药房的工作既烦琐强度又高,胳膊常常累得发酸,工作虽然辛苦,但药师们的工作热情不减。

审方药师:处方安全的“过滤网”

审方中心内,键盘敲击声与系统提示音交织。前置审核软件如同24小时值守的智能哨兵,基于庞大规则库实时拦截明显不合理处方。而药师们则像经验丰富的指挥官,专注处理系统无法判断的“疑难杂症”,为特殊人群(如老人、孕妇、肝肾功能不全者)评估用药风险,审慎评估超说明书用药的必要性与安全性。2025年1月启用的多院区统一审方平台,更让“哨兵”与“指挥官”的协作如臂使指,审核标准同质化,沟通效率倍增。这里,冰冷的规则与温暖的判断相融,共同筑起一道坚固的用药安全屏障。

在这些严谨的制度与流程背后,是一代代药师的坚守与传承。资深药师郑宝琴,便是这分精神的最好见证。头发已渐花白的郑宝琴,在世界药师节来临之际写下了近40年的从业感悟。她写道,自己从青春年少工作到银丝满头,最初常被误解为只是个“发药的”,但真正深入后才深知,药学远非“拿药递药”那么简单,这份工作既要有扎实的业务知识,还要有一颗仁爱之心。“病人到药房时,往往已历经挂号、检查、交费,身心俱疲。我们面对的不只是处方,更是焦虑与期待。”她说,“必须像对待亲人一样耐心解释每一种药的用法、注意事项,做到温和而细致。”

她始终坚信:“医学仪器再先进,药物治疗的作用无可替代;而药物能治病,却未必能疗心——这就需要我们用服务去抚慰患者的伤痛。”这句话,也是她常对年轻药师叮嘱的箴言。

“于无声处听惊雷,于平凡中见非凡。”焦煤中央医院的药师们,在“全国最美药师”马好斌的引领下,以时间为经,以岗位为纬,织就了一张覆盖全院的用药安全网。从静配中心的晨曦微光到药库的深夜坚守,从门诊药房窗口的耐心叮嘱到临床床旁的精准监护,他们用专业诠释责任,用仁心传递温暖。

9月25日,世界药师节,这既是对过往付出的礼赞,更是对未来使命的召唤。焦煤中央医院的药师们将继续秉持“药安全,药健康”的信念,在推动药学精准服务、增强公众安全用药意识的道路上步履不停。他们如同一束束微光,汇聚成照亮生命之路的璀璨星河——这,就是新时代药师最美的群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