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10月11日

沁阳市:党旗飘扬在抢收一线

本报讯(见习记者郭皓月 通讯员张哲轩)连日阴雨,给正值“三秋”的沁阳市带来了严峻挑战。田地积水、农机紧缺、粮食晾晒难……如何最大限度减少损失,确保秋粮颗粒归仓、秋种不误农时?沁阳市将抢收抢种一线作为检验党组织战斗力和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主战场,通过组织建在一线、党员冲在一线、指导深入一线,构筑起保障粮食安全的坚固防线。

指挥调度一抓到底。面对灾情,强有力的组织是赢得胜利的关键。沁阳市迅速行动,统筹农业农村、气象、交通等10家单位,成立“三秋”工作专班,下设交通保畅、农资打假等5个专项小组,覆盖市、乡、村、网格四级分包管理机制高效运转。11个由市直单位科级干部带队的工作组奔赴乡镇,139个由乡镇干部、驻村第一书记等组成的包村工作组深入村庄,1652个由村两委干部、后备力量、协理员等构成的包户包地块工作组直接扎到田间地头,确保指挥触角直达最前沿,执行效能贯穿全过程。

精准摸排有序推进。各村(社区)党组织通过网格走访、入户宣传,迅速摸清了各地块的积水程度、急需的农机数量和晾晒场地缺口。在此基础上,该市567台玉米收割机被有序统筹调配,优先保障重点地区和困难农户。

一个个创新的举措陆续出台:1580亩学校操场、文化广场等公共场地被紧急协调作为临时晾晒点;20台烘干机全面启用,开辟粮食烘干“绿色通道”,千方百计防止粮食霉变,守护农民的劳动成果。

党员带头凝聚民心。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沁阳市委组织部第一时间发出动员令,360余支“党员突击队”迅速在各村(社区)集结成立,3200余名市直机关党员火速下沉一线,并针对缺乏劳动力的重点户、孤寡老人和残疾人家庭进行结对帮扶。建立“党员联户、责任到田”包保机制。广大党员主动拿出自家农机具、共享自家晾晒场,协调引导群众开展生产“邻里帮工”“亲友互助”,累计协调共享收割机、运输车等农机设备430台次,组织群众互助抢收面积3700余亩,有效弥补了农机和人力缺口,在秋收战场上谱写了一曲互帮互助、共克时艰的赞歌。

科学赋能稳产保收。一支支由农业系统党员干部和农技骨干组成的“秋收技术宣讲先锋队”深入田间地头,走进农户家中,利用村里大喇叭、党员微信群等渠道,每日推送关键技术和气象信息,确保该市339个村(街)的科学播种技术宣传到户、落实到田,直接指导275个科技示范户,将抗湿播种、施肥管理等新技术辐射带动至2700余户普通农户,实现了科学技术的精准“滴灌”和有效扩散,精准的科学技术指导奠定了稳产保收的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