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10月13日

抢!争分夺秒保秋粮

本报记者 董柏生

连绵阴雨,给秋粮收获造成不利影响,“雨中夺粮”成了武陟农民的当务之急,“保粮归仓”成了全县上下的共同行动。

10月11日上午,阴雨暂歇,武陟县谢旗营镇和杨村农户王新才抓紧组织收获机进地,将收获的玉米,用农用三轮车拉到蒯村东地的武陟县保护种植专业合作社出售。

“那里有烘干设备,送去能及时脱粒烘干,减少损失。”王新才说,“我种了35亩玉米,这些天已经抢收了21亩。”

合作社大院内,三四辆拉着玉米的农用三轮车等待卸车。王新才卸下的玉米经过脱粒机脱粒、除杂,运送到烘干塔处,进入机器进行烘干,烘干后的玉米再由车辆运到粮仓储藏。脱粒机、烘干机的轰鸣声,农用三轮车、装载机和工作人员来回穿梭的影子,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

“这段时间我们基本处于日夜工作状态。”合作社负责人董保护说,为保证群众已收获的玉米不发霉,合作社的成套烘干设备从9月26日就开始运转,到10月11日,已经收购、烘干玉米1200余吨。

在乔庙镇黄村田间,三台履带式玉米收获机正在加紧作业,收获后的玉米随即运到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院内,准备进入大型烘干设备进行烘干。附近杜村、商村的部分农户也将收获后难以晾晒的玉米拉到这里烘干出售。

“我们村的2000多亩土地全部流转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为保证夏粮秋粮及时入库,我们购置了日烘干能力达200吨的烘干设备,除保证本村群众使用外,还及时收购附近村农户的粮食,确保颗粒归仓。”正忙着指挥车辆、查看机器运行情况的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家恒说。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受降雨影响,农田湿软,不利于轮式机械作业,武陟县农机局、各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提前联系的五六十台履带式玉米收获机发挥了作用,这些直接脱粒的收获机械加快了玉米收获进度。该县相关合作社提前备好的20台(套)粮食烘干塔(机),不仅解了粮农的燃眉之急,也为秋粮丰产丰收、颗粒归仓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