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10月15日
马村区人大冯营街道工委
“代表+”机制汇聚基层治污合力
本报讯(记者杜玲)近期,马村区人大常委会冯营街道工委将助力大气污染防治作为服务“三十工程”、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实践,创新打造“人大代表+”工作机制,推动代表力量“沉下去”,让民意诉求得到“快响应”,成为连接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凝聚起坚实的基层力量。
“人大代表+污染防治”,筑牢生态屏障。聚焦扬尘治理、工业企业排放、餐饮油烟等重点领域,马村人大冯营街道工委组织人大代表深入项目工地、企业一线、背街小巷开展常态化监督,坚持问题导向,实施精准管控。同时,充分发挥代表示范引领作用,定期开展“清洁家园”行动,带动居民清理卫生死角、整治乱堆乱放、推进垃圾分类,积极营造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治理新风尚。
“人大代表+纾困解忧”,提升治理效能。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马村人大冯营街道工委广泛吸纳民意、汇集民智,认真听取社会各界关于生态环境的意见建议,收集群众的“金点子”“好方子”。建立“微信随手拍”机制,实现环境问题实时发现、即时交办、快速处理。针对环境整治过程中出现的邻里纠纷、商户矛盾等问题,代表主动上门走访,耐心沟通调解,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于萌芽状态。
“人大代表+宣传引导”,凝聚治污合力。马村区人大冯营街道工委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植根人民的优势,积极推动代表担任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员”“示范员”“监督员”。通过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市、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要求,组织代表进社区、进企业、进网格,宣讲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大气污染防治相关法律法规,推动环保理念深入人心、落地见效,切实形成党群同心、干群同向、合力攻坚的生动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