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10月17日

雨幕下的粮食“保卫战”怎么打

图① 10月14日,在马村区演马街道前夏庄村玉米地里,农民趁晴好天气,组织大型收割机抢收玉米。

本报记者 宋崇飞 摄

图② 10月14日,在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磨头镇崔庄村一家庭农场里,农民在抢收玉米(无人机照片)。

程 全 摄 (新华社发)

党旗高高飘扬 全力保秋粮

本报记者 董 蕾

本报通讯员 田 帅 党浩轩

连日来,为确保秋粮应收尽收、颗粒归仓,孟州市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力以赴打好秋粮抢收攻坚战,让党旗在秋收秋种一线高高飘扬。

该市建立县级领导联片包乡镇、乡镇班子成员联乡包村、村干部联村包组的“三联三包”秋粮抢收机制,解决“收割难、晾晒难、整地难”问题;组建由农业农村、应急管理、农机、气象等部门组成的“抗灾保收小组”,协调开展晾晒烘干、秋粮后期管理等工作,发布预警信息20余次,印发《关于“三秋”生产致广大农民的一封告知书》8000余份,统筹调度600余台玉米联合收割机,利用天气晴好间隙,积极开展收获工作。

该市309个农村基层党组织迅速行动,6200多名党员主动亮身份、树形象、当先锋,组建274个“党员先锋队”,动员1522名农村专职网格员,积极引导群众开展排水自救行动,为抢收创造有利条件;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选派61名农技人员深入分包片区,提供“一田一策”技术诊断服务,协助排出田间积水,增施底肥,降低晚播损失。截至目前,该市已出动农技人员240余人次,指导农民1.5万余人次,累计解决玉米、花生霉变防控等问题120余个。

该市还整合驻村干部、帮扶单位、企业等多方资源,发动47支驻村工作队103名驻村干部、24名在村任职选调生坚守一线,走访了解收割进度,建立互助帮扶小组兜底保障困难群体“抢秋”;对接粮食收购企业开展“上门收购”工作,联合汉永酒精、金玉米生物科技等29家粮食加工企业和收购点,打造“采、烘、售”全链条服务体系;主动对接中原农险、平安公司、大家财险三家承保机构,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加快玉米、花生等农作物的定损勘察进度,确保国家惠农政策落地见效,最大限度减少农户损失。

烘干设备进场 卖粮不犯愁

本报记者 孙 茜

见习记者 李致斌

“多亏街道及时协调烘干企业,俺家这180亩玉米才能及时烘干,一点不耽误事儿!”10月15日,在焦作广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院内,马村区演马街道前夏庄村种粮大户王苗苗看着输送带上的玉米源源不断进入烘干塔,喜上眉梢。

秋收遇上连阴雨,刚从田里收回的玉米若不能及时烘干,极易发霉变质,这成了农户心头的“烦心事”。为解农户燃眉之急,该街道第一时间启动粮食烘干应急保障机制,打出“设备护航+昼夜烘干+资金兜底”组合拳,全力守护农户的“粮袋子”与“钱袋子”。

早在9月中旬,该街道便成立应急工作专班,下沉辖区粮食烘干企业开展专项督导,对烘干塔、输送机等设备运转情况进行仔细检查,发现故障当场协调维修,确保设备状态良好。

9月24日起,广运公司的烘干塔开启全天候运转模式,值班人员每小时核查一次温湿度控制系统和电机状态,精准把控烘干温度,既保证效率,又保证粮食品质。

“目前,烘干塔日处理量达240吨,完全能满足农户的送粮需求。”该公司负责人宋小八说。

粮食烘干了,“卖得出、拿得到钱”才是农户的期盼。针对农户担心“粮卖了,款拿不到”的顾虑,演马街道主动对接相关企业,明确要求杜绝“压价收粮”“拖欠粮款”。“今天送粮,当天结账,刚收到到账短信,这心里比啥都踏实!”农户王大爷拿着手机,笑意藏都藏不住。

截至目前,演马街道辖区烘干企业累计烘干玉米3200吨,所有收购资金均足额到位。

抢收不留死角 帮扶全覆盖

本报记者 付凯明

“多亏党员志愿者,我家2亩玉米一天就收完了!”10月15日,望着晾晒在场院里的玉米,高新区李万街道永治屯村村民李大爷激动地说。

10月14日至16日,李万街道抢抓降雨间歇黄金窗口期,成立秋收工作专班,实行分片包保责任制,统筹调度辖区抢收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建由村干部、网格员、党员志愿者组成的“三秋”抢收先锋队,主动认领“责任田”,争分夺秒抢收秋粮;提供“订单式”机收服务,科学调度辖区农业机械,根据天气预警和农田条件,精准安排收割时序,实行“歇人不歇机”轮班作业,最大限度提升收割效率。

此外,该街道针对辖区无劳力农户、残疾人家庭等群体,开展精准帮扶,建立帮扶需求清单,确保“秋收无死角、帮扶全覆盖”。截至目前,已帮助5户无劳力农户和残疾人家庭完成秋粮抢收,抢收面积达100亩。

针对秋收期间农户“晒粮难、储粮难”问题,该街道提前布局,整合各村文化广场、闲置厂房等公共场地作为临时晾晒点,为粮食晾晒提供充足空间。该街道还积极对接市场资源,以收购促抢收,帮助农户实现“粮出手、钱到手”,让帮扶暖流涌动在田间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