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10月21日
引领行业规范发展 筑牢怀药产业根基
——《焦作市四大怀药保护和发展条例》实施推动怀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王爱红
10月1日起,《焦作市四大怀药保护和发展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作为我省第一部道地药材产业保护和发展的地方性法规,《条例》为我市四大怀药保护管理、产业发展和文化传承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在新规指引下,我市怀药行业积极响应,一场推动怀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变革正在蓬勃兴起。
四大怀药是焦作最具地域特色和开发价值的独有资源,目前我市四大怀药种植面积15万亩左右,年产怀药约32万吨,总产值约100亿元,各类怀药生产加工企业近千家,从业人员40余万人,怀药产业已成为重要的乡村富民产业。
《条例》对四大怀药种质资源保护、标准体系建设、品牌保护与地理标志管理、产业发展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为怀药企业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记者采访发现,《条例》落地,不仅是约束,更是机遇,我市不少怀药企业已将法规内化为企业自觉行动。
为守护四大怀药的道地性,《条例》围绕种质资源保护、良种繁育、规范种植、加工生产等关键环节,强化质量控制。“这是对怀药行业的规范,有了《条例》护航,我们有信心未来四大怀药会更道地、优质。”温县张宝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小卫介绍,他们在种植端自建有机垆土基地,坚持“10年养地、1年种植”轮作模式,拒绝化学肥料,实施人工锄草、生物除虫;在加工端坚守非遗技艺精髓,自建10万级净化生产车间,每一个环节都有严格标准,这些都是对守护四大怀药道地性的有力践行。
为推动四大怀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条例》支持科研单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在我市,与科研机构合作的怀药企业不在少数。
“我们积极携手科研机构,建设GAP种植基地与智能工厂,创新推行‘企业+合作社+科研单位+协会+平台’发展模式,这一发展路径与《条例》强调的‘道地性保护、产业化发展、品牌价值提升’高度契合,不仅将优质怀药产品送入千家万户,更有力提升四大怀药品牌影响力。”怀健元公司负责人王晓阳说。
位于温县番田镇的河洛怀府铁棍山药规范化种植基地,是河南庄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严格遵循《条例》对四大怀药道地性保护和规范化种植要求,秉承古法种植技艺,与河南师范大学、中农协富硒委等科研院校紧密合作,引入现代科学技术管理,成功打造的富硒铁棍山药“十四五”计划科研种植基地,是对《条例》“四大怀药保护与发展并重”原则的生动体现。
四大怀药不只是药材、食材,更是焦作的文化符号。为弘扬传承四大怀药文化,《条例》鼓励延伸拓展怀药产业链条,促进怀药与食品餐饮、医疗保健、观光旅游、太极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文化价值与产业价值共赢。对此,我市怀药企业积极探索。
河南省太极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公司直种、轮作模式,在温县打造3000亩怀药小镇,建成省道地药材标准化示范基地,并通过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有机转换认证,把工厂搬到地头,把普通农田变成绿色有机田、观光旅游田,吸引游客前来体验包菊花饺子、做山药糕、采摘花生等活动,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有效延伸怀药产业链条。“《条例》的实施,让怀药企业更自律,同时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更有信心传承好四大怀药。”该公司负责人崔平说。
金秋十月,怀药飘香,“乡村振兴·消费助农”品味中国铁棍山药采挖节、河洛怀府第三届铁棍山药采挖节等活动的举办,不只是农事节庆,更搭建了展示怀药非遗文化、推动产业交流、提升品牌价值的平台,是我市怀药企业落实《条例》、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推动怀药文化传承和产业振兴的具体行动。
市怀药行业协会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围绕“依法兴药 规范发展”主题,组织协会副会长单位学习贯彻《条例》,推动《条例》在我市怀药行业落地;制订实施方案和《怀药行业自律公约》,组织签订承诺书,积极推进行业自律,共同维护“四大怀药”品牌形象。
“我市怀药行业将增强责任意识,强化标准执行,推动怀药种植、加工、销售各环节规范化运作,坚决守护好‘四大怀药’这一金字招牌。”市怀药行业协会会长郭铁军表示。
我市怀药行业的行动表明,随着《条例》实施,刚性的法规约束正转化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一个更规范、更富活力、更可持续的行业发展新图景正徐徐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