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10月21日
满园“葫芦娃” 致富大“福禄”
本报记者 王爱红
本报通讯员 韩田田 张文博
有道是“葫芦进宅,好运自来”。在沁阳市柏香镇南西村村民杨波的葫芦种植园,满园的“葫芦娃”个个喜人。
眼下葫芦进入采摘期,葫芦种植园里,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葫芦挂满藤,工人们正拿着剪刀忙着采收。
“去年是第一年种植葫芦,只种了1亩,收益不错。今年扩大规模种了5亩,共有八宝、莲花头、钱袋子等7个品种,亩产量大概有700个葫芦,长势、品相都不错。”杨波说。
杨波是个不折不扣的“葫芦迷”,一天到晚在葫芦园里转悠,哪个葫芦品相好,哪个葫芦需要加以“修整”,他心里一清二楚。从2018年开始研究和收藏葫芦,时间久了,杨波便想自己种植,享受从葫芦种植到采摘的乐趣。
“这个奶瓶状的是小八宝葫芦,这个像胖娃娃的叫胖墩葫芦,那个上面嘴头像花朵一样绽开的是莲花头葫芦。”杨波穿梭在一排排葫芦中,一边挑选采摘,一边如数家珍般向记者介绍。
葫芦种植具有投入少、产量高的特点,葫芦成熟后可以进行上色、烙画等再加工,根据工艺精细度可卖到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的价格。为方便运输和销售,杨波在家里购置了一套加工设备,可以将采摘下来的葫芦进行简易削皮加工。
如今,各品种葫芦陆续成熟,吸引不少游客和商户前来选购。杨波告诉记者一个好消息,他已和山东客户达成收购协议,今年的葫芦销路不用愁。
葫芦是南西村的特色种植产业之一。近年来,该村引导村民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共种植蓝莓、西红柿、黄瓜、蘑菇等特色果蔬近400亩,年增收800余万元。目前,全村日均用工量高峰期有近百人,提供就业岗位350个,附近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我们将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以土地入股、劳动力入股、资金入股等形式,吸纳更多农户加入到特色种植中,让村民不出村就能实现就业增收。”南西村党支部书记杨寿金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