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10月23日

中站区人大常委会:监督“不打烊” 严把“六源”关

本报讯(记者杜玲)近来,中站区人大常委会带领各级人大代表深入企业查排放、走进工地看扬尘、守在街头问油烟,将监督目光聚焦于每一个可能影响空气质量的角落,在这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中,以扎实行动构筑起一道坚实的法治防线。

“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是否正常?”“工地扬尘管控措施落实得怎么样?”9月份以来,中站区人大常委会领导带队深入企业、街道、村(社区)等重点区域,围绕《大气污染防治法》和《河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贯彻执行情况,开展一系列执法检查。通过“听汇报、看现场、问细节”的方式,检查组仔细查看企业污染防治、黄土裸露、工地扬尘、餐饮油烟治理等情况,对发现的问题现场提出整改意见,督促落实。截至目前,全区已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执法检查16次,发现并推动整改问题16个。

“建议加强对工业污染源的精准治理。”“加大机动车尾气管控力度。”“进一步提升秸秆禁烧工作实效。”在该区人大常委会举行的“问计代表谋良策、聚力攻坚护生态”基层代表和企业代表座谈会上,来自企业、社区、农村等领域的代表们踊跃发言,提出多项针对性建议。这场座谈会不仅是一次意见征集,更成为凝聚治理共识、汇聚攻坚智慧的平台。不少建议已逐步转化为具体工作举措。

“保护生态环境,人大代表义不容辞!”该区人大常委会向全区各级代表发出“积极投身生态环境保护,助力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倡议,动员各行业代表以多种形式助推“六源”管控措施落实落细。该区人大常委会线上依托“五彩中站”微信公众号,开展“助力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人大邀您献良策”活动;线下整合代表之家、街道代表联络站、产业代表联络站、公检法司部门代表联络监督站、代表接待窗口、立法联系点、人大代表工作室七大平台,广泛收集社情民意,搭建起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沟通桥梁。

为确保监督实效,该区人大常委会建立环保督导工作台账,详细记录走访时间、现场情况、反馈问题及处理措施,实现监督全程可追溯、整改可跟踪;在调研防汛及环保工作时,针对向阳路排水口、白马门河等区域,提出雨后清理、管网清淤等措施并纳入台账推进落实。同时,依托“代表吹哨+部门报到”机制,搭建人大代表与政府部门的快速响应通道,形成“问题发现—吹哨响应—部门处置—反馈评价”闭环管理体系,代表定期回访整改企业,查看措施落实与整改成效,对未到位问题持续督促,全程参与推动问题高效解决。

该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发挥职能作用,凝聚各方力量,以法治力量护航生态环境保护,为推动全区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建设美丽中站贡献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