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10月23日
市人民医院为“秒睡”女孩破迷局
本报讯(记者孙阎河)你的孩子是否经常上课打瞌睡?乃至被老师罚站也会站着睡着?如果是这样,请不要盲目责怪孩子,因为这可能是一种病。日前,市人民医院就确诊一名12岁小女孩为“发作性睡病1型”,后通过有效治疗,解决了困扰孩子和家长很久的“秒睡”迷局。
前不久,一位妈妈带着女儿走进了市人民医院睡眠中心诊室,详解介绍了孩子上课睡觉、罚站睡觉,以致被老师责怪、被同学嘲笑,并产生自卑心理的过程,其焦虑和无奈溢于言表。针对孩子不分任何场合且难以控制的“秒睡”状况,以及夜间噩梦、睡瘫的症状,医生进行了相关设备监测,最后通过量表评估,嗜睡量表12分,提示为过度嗜睡;抑郁量表9分,提示可能有抑郁症,再通过多导睡眠监测(PSG)+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MSLT),最终确诊“发作性睡病1型”,为一种青少年相对高发的罕见睡眠疾病。
该院专家介绍,人生的三分之一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睡眠是不可或缺的生命本能活动。睡眠障碍涵盖七大类100多种疾病,其中失眠障碍、睡眠呼吸障碍、昼夜节律相关睡眠——觉醒障碍等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发作性睡病”是一种罕见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核心特征是无法控制的白天过度嗜睡,通常在青少年或年轻成人时期出现,主要包括白天过度嗜睡、大笑或愤怒等情绪波动时猝倒发作、睡眠瘫痪、入睡前幻觉等表现。目前,“发作性睡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医学界认为主要与遗传等因素相关。
孩子的病因找到后,市人民医院睡眠中心医生根据病情也给出了具体的治疗方案。孩子的妈妈在听了医生的解释后,拉着医生的手,含着泪水说:“以前一直以为孩子偷懒,现在才知道原来爱瞌睡还真是一种病,真的感谢睡眠中心的医护人员,不但揭开了困扰我许久的谜题,还让我们全家看到了希望。”
市人民医院睡眠中心主任张燕介绍,国家卫生健康委已将“睡眠门诊服务”纳入2025年全系统为民服务八件实事之一,要求年内实现“每个地级市至少一家标准化睡眠中心”全覆盖。为了给全市人民群众健康睡眠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该院打破学科壁垒,依托医院神经机能诊断和神经病学两个省级重点学科为平台,组建了由神经内科、神经电生理机能诊断、呼吸科、耳鼻喉科、心内科、内分泌科、康复科、中医科、麻醉科、健康体检中心等多学科合作的“一站式”睡眠诊疗中心,并成功申报了4项睡眠障碍相关疾病的省、市级科技攻关项目,配备了多导睡眠监测仪、居家便携睡眠监测仪、失眠治疗仪、经颅磁刺激、音乐治疗仪、光照系统、认知行为治疗、群体生物反馈、微高压氧舱等监测治疗设备,可诊断治疗各种睡眠障碍疾病。去年,该中心被评为“焦作市睡眠医学诊疗重点实验室”,该院也与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钟南山院士团队合作,成为“中国睡眠呼吸联盟”协同单位。前不久,经过严格筛选,该院成功加入中国睡眠大数据中心“全国睡眠障碍筛查项目”筛查基地,这是对该院睡眠领域专业技术与服务质量的高度认可,也标志着医院在区域睡眠筛查领域的发展迈入了新阶段。
